刚入行的评委常陷入两难:技术流的会盯着错音不放,艺术派的又容易忽略基本功。有次省级比赛就闹过笑话,某评委给漏了整段谱子的选手打高分,理由竟是"充沛"...
新手评委三大通病:
比赛前要死磕组委会发的评分细则,但光看文件没用。去年青少年钢琴大赛就出现过:同样弹《月光奏鸣曲》,A选手技术分95但音乐性只有70,B选手反过来——你知道最后谁晋级了吗?
必须建立的评分维度:
1.基础技术(音准/节奏/指法)
2.音乐表现(乐句处理/动态对比)
3.舞台掌控(台风/失误应对)
4.曲目难度(别让弹《小星星》的和弹《钟》的同组比拼)
遇到选手忘谱怎么办?其实专业评委都懂"3秒原则"——只要能在3个呼吸内接上,就不该扣分。但如果是儿童组,建议改成"5秒宽容期"。
争议处理实战案例:
Q:为什么我给分的选手总被其他评委压分?
A:八成是犯了"比较错误"——用上一位选手的表现当标准,而不是评分体系本身。试试这个土方法:给前三位选手打完分先别提交,等全部听完再调整。
Q:遇到明显超龄的"神童"?
A:立即终止评分!去年某赛区就查获过修改出生证明的案例。这时候要做的不是打分,是悄悄联系赛事监督组。
Q:最容易被忽视的扣分点是什么?
A:踏板使用!至少30%的评委听不出模糊踏板造成的和声混乱,建议赛前恶补《钢琴踏板艺术指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