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陪练就是坐旁边盯着孩子练琴,这可就大错特错了。真正的陪练要干三件事:
举个例子,有个学生总把《小星星》弹成"蹦迪版"练老师发现是他手腕太僵,就设计了"面条"——现在这孩子弹得可流畅了。
别被五线谱吓到,记住这个口诀:"高音谱号下加一线是do,像个小楼梯往上爬"认5个音,两周就能看简单谱子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一次练太久。分段练习效果更好:
试试"宝游戏"今天我们把所有re音都圈出来,圈对10个就奖励小星星" ? 畏难放弃型
用"拆积木法"把曲子切成小段,完成一段就往瓶子里投颗豆子,攒满换奖励
准备个"专业话术包"您家孩子节奏感特别好,如果手腕再放松点会更棒"##四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1.灯光角度:最好从左侧照过来,不会在谱子上反光
2.椅子高度:孩子坐下时肘部应该略高于白键
3.最坑人的误区:以为孩子弹得响就是力度够——其实可能是手腕压得太死
说实在的,做陪练最难的倒不是技术,而是怎么让孩子笑着进步。见过太多老师把陪练变成"错大会"孩子越练越蔫。我的经验是:每发现3个问题,至少要给1个真诚的夸奖。比如"这个音弹错了,但你刚才的渐强处理得特别有感觉!"啊,别总盯着考级曲目。偶尔让孩子弹弹流行歌,他们会发现"原来我学的本事真的能用"这种成就感比考过十级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