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有人问我:"短能学琴吗?"音不全是不是没救了?" 说真的,这些顾虑就像担心游泳会湿身一样多余。钢琴入门需要的只有三样东西:能按动琴键的手指、能分辨声音的耳朵,外加一点点耐心。你看啊:
跑了几家机构后我发现,选培训班不能光看广告词。这里分享我的实地考察心得:
1.试听课比价格更重要:有的地方第一节免费课只让听理论,一定要争取实际碰琴
2.看琴房密度:理想状态是2-3人共享一台琴,太多人轮流练效率太低
3.教材是否系统:警惕永远只教流行曲的机构,基本功会漏成筛子
4.暑期特训班性价比:7-8月很多机构推出包月套餐,比单报课省30%左右
5.离家距离:超过3公里的培训班,90%的人会半途而废
举个真实例子:朋友家孩子在XX音乐学校报的暑期班,15天就能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主旋律了。关键是他们把乐理知识编成顺口溜,孩子们边玩边记,这法子确实聪明。
现在网上教程一抓一大把,但摸着良心说,纯自学容易踩这些坑:
不过要是预算实在紧张,可以试试"模式":报10节线下基础课掌握正确方法,后续再搭配APP辅助练习。南阳图书馆的电子琴区免费开放,这个羊毛记得薅。
你可能没想到,暑假学琴还有些意外收获:
我侄女去年参加完培训后,居然自己琢磨着给动画片配乐,现在成了学校音乐社团的香饽饽。你看,有时候兴趣就是这么不经意间培养起来的。
别以为这是小朋友的专利!成年人学琴反而有独特优势:
1. 理解能力更强,乐理知识学得快
2. 手指力量足,八度音程不再可怕
3. 自主选择曲目,不用硬啃练习曲
认识个50岁的阿姨,退休后开始学琴,现在都能给老年合唱团伴奏了。她说弹琴时根本想不起广场舞,这大概就是心流状态吧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:学乐器最怕比较,有人三个月能考级,有人三年还在弹小星星,这都很正常。重要的是你坐在琴凳上时,有没有享受到那种——怎么说呢——黑白键在指尖跳舞的快乐。南阳现在湿度75%,正好是保养钢琴的好天气,不如就从今天开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