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你可能不信,成都的钢琴保有量去年突破了15万台(数据来自成都市乐器行业协会)。不是跟风啊,我观察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:
我实地探访了5家机构后发现,200元/节和80元/节的课,区别主要在这些地方:
硬件方面:
1. 琴键灵敏度(专业级钢琴的琴键回弹速度比教学琴快30%)
2. 隔音处理(好的琴房你完全听不到隔壁在弹《野蜂飞舞》)
软件方面:
举个真实案例:金融城那边的王女士,在两家机构试课后选了贵的,结果3个月就能弹《卡农》了——关键是老师发现她小指无力,专门设计了力量训练。
1.盲目追求考级:见过太多家长让孩子一年跳三级,最后孩子见到钢琴就哭
2.贪便宜买二手琴:琴行老板老李说,3000块以下的二手琴90%都有暗病
3.线上课图方便:相信我,钢琴这东西,老师不手把手纠正姿势真的不行
记住这个"看原则"- 看示范(让老师当场弹段快的慢的各一段)
1.别从《小星星》开始:直接学你喜欢的流行曲,保持兴趣最重要
2.每天15分钟>周末3小时:肌肉记忆需要高频刺激
3.录音!录音!录音!:手机录下来回放比当场练更易发现问题
我认识个50岁的阿姨,用这个方法半年就能给孙女伴奏《虫儿飞》了。
特别提醒:春熙路那边有些"免费体验课"其实是推销,去之前最好打电话问清楚收费模式。
说到底啊,学钢琴就像吃火锅,有人爱清油有人要牛油,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。成都现在有些机构提供"先学后付",我觉得这个挺人性化的——毕竟鞋子合不合脚,得穿上走两步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