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沁阳街头突然冒出好多琴行,这事儿挺有意思。我观察了下,主要是三个原因:
不过说实在的,要是光冲着功利目的去学琴,大概率坚持不下来。我见过最久的学员是个退休大爷,人家纯粹就是图个乐呵,反而学了五年还在坚持。
挑琴行这个事吧,得看菜下饭。建议先搞清楚这几件事:
预算方面:
老师水平:
别光看头衔,重点观察两点:
1. 会不会根据学生年龄调整教学方法
2. 示范弹奏时手指发力对不对
有个小窍门——要求试听前让老师弹段《梦中的婚礼》,这曲子难度适中,能看出基本功。
每年暑假都是培训旺季,但两个月真能学会弹琴吗?这么说吧:
适合集训的情况:
可能踩的坑:
× 承诺"过三级"是忽悠
× 连续上课超过90分钟效果反而差
× 不教乐理纯练指法的要慎重
去年有个高二学生找我咨询,说在别处学了一年连五线谱都认不全...这事儿闹的。
现在网上教程一抓一大把,但我的建议是:
可以辅助:
用来复习课堂内容
找演奏示范视频
了解音乐背景知识
不能替代:
× 手型错误没人纠正
× 练习瓶颈无人指导
× 缺乏系统性规划
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有人跟着APP学琴,结果把《致爱丽丝》弹得像打字机...
这个得算笔经济账:
方式 | 前期投入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
买新琴 | 1.5万起 | 确定长期学 |
二手琴 | 3000-8000 | 预算有限 |
租赁 | 200-500/月 | 试学期 |
提醒下,千万别信"送琴"的套路,那种琴键比巧克力还软,根本没法用。
这话我可听太多了。实话实说:
认识个40岁的超市老板娘,从零开始学了三年,现在能给闺女伴奏学校合唱比赛。用她的话说:"就当预防老年痴呆了"。
要说学琴最大的收获,我觉得不是会弹多少曲子,而是培养出那种"试一次"的耐性。现在的小孩太容易放弃,钢琴恰恰能治这个毛病——你看啊,错音就是错音,糊弄不过去的,必须老老实实重来。
在沁阳学琴其实挺幸福的,生活节奏慢,琴行竞争激烈反而服务质量上去了。关键是别贪多求快,把《小星星》弹好听了,比磕磕绊绊弹肖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