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钢琴的人最怕啥?当然是老师一上来就甩谱子让你自己琢磨!西沙的入门课挺有意思,老师会先让你用手掌拍节奏,没错,就是像小时候玩拍手游戏那样。等节奏感上来了,再教你认识中央C——这个白键可是钢琴里的"地址"它就能摸清整个键盘的布局。
他们还有个"3天弹出小星星"挑战:
(别说,80%的学员还真能做到)
见过用《告白气球》当教材的钢琴班吗?西沙的老师会这么干,但有个前提——先打好地基。他们的教材分三阶段:
1.饼干阶段:用《欢乐颂》这种简单旋律练手指协调
2.蛋糕阶段:加入《卡农》这类有规律重复的曲子
3.巧克力阶段:这时候才能碰流行曲改编版
有个学员王阿姨的故事特别逗,她退休后才学琴,死活练不会五线谱。老师干脆用"电梯楼层记忆法"教她:低音谱号是地下车库,高音谱号是楼上住宅...现在人家都能给广场舞伴奏了!
咱们掏钱报班最怕啥?隐形消费呗!西沙的价目表直接贴在走廊里:
(包含所有教材和调音服务)
关键是他们有免费旁听制度,随时可以去看其他学员上课。我亲眼见过有个家长连续旁听三周才报名,老师照样笑脸相迎——这种底气可不是每个机构都有。
总有人说"年纪大了学不会钢琴"西沙的老师直接甩科学依据:手指灵活度和年龄关系不大,关键是训练方法。他们给成人学员准备的特殊课程包括:
- 办公室人群的"键盘手康复训练" 宝妈的"碎片时间练习法" 程序员的"代码式乐理教学"绝的是有个外卖小哥,等单时就拿他们发的硅胶键盘垫在腿上练指法,半年后居然考过了三级。
西沙的教师团队挺有意思,有乌克兰留学回来的,也有本土音乐学院毕业的,还有个以前是酒吧驻唱的老师。但他们有个共同点——必须通过教学模拟测试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得能把复杂的乐理知识讲得连小学生都能听懂。
有次我去试听,正好撞见老师们在互相挑刺:"你刚才说'力度要像揉面团',新学员哪知道揉面团啥感觉?换成'像按电梯按钮'多直观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