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刚开始那几个月简直像在驯服一头野兽。三大反人类设计让我差点放弃:
但奇怪的是,大概坚持到第三个月,突然某天就像打通任督二脉。现在回想起来,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战胜自己老想砸琴的冲动。
我可太有发言权了!换过三个老师才明白:
1.学院派老教授:动不动就说"手型不专业"吓得我连哆来咪都不敢弹
2.网红速成老师:光教抖音神曲,结果考级曲目一个不会
3.最后遇到的宝藏老师:会在我弹《小星星》时突然加入爵士即兴,这才发现钢琴原来可以这么玩
关键建议:别光看价格和头衔,一定要试听课!好的老师会让你忘记时间,烂的老师会让你盯着时钟数秒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这种曾经连《两只老虎》都弹不利索的人,现在居然能磕磕绊绊弹《梦婚》了。时间管理上有几个血泪经验:
有次加班到晚上十点,本来想偷懒,结果一摸琴键反而解压了。现在钢琴成了我的情绪调节器,比心理咨询便宜多了。
刚开始觉得电子琴便宜又省地方,结果...机械键盘和电子键盘完全是两种生物!后来咬牙换了二手立式钢琴,才发现:
不过要提醒小白们,千万别一上来就买三角钢琴!我们小区有个大哥就这么干的,现在那琴成了他家最贵的晾衣架。
总有人说"童子功"最重要,但我发现成年人学琴反而有隐藏福利:
1.理解能力开挂:乐理知识一点就通,小孩子可能要背半年
2.自带曲库:听到喜欢的歌直接找谱子,比练习曲有意思多了
3.目标明确:知道自己想弹什么,不会陷入考级焦虑
上周给我妈弹了首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老太太笑得满脸褶子,这成就感可比打游戏通关实在多了。
最后分享几个教练绝对不会说的真相:
有次我在琴行看到个七十岁的老奶奶在弹《献给爱丽丝》,手指都不太灵活了,但眼睛里闪着光。突然就明白了,钢琴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而是给所有不甘心生活只有柴米油盐的人,留的一扇任意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