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齐河街头巷尾突然冒出好多钢琴培训班广告,价格从50块一节课到500块都有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作为一个在琴行混了七八年的"老油条"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,新手小白该怎么选老师才不上当。
先说个冷知识:不是所有会弹钢琴的人都能教钢琴。就像你会吃饭不代表能当美食家对吧?目前市面上的老师大概分这么几类:
1.科班出身的学院派:山艺、济大音乐系毕业的,手指头都带着专业范儿
2.考级速成专家:专攻考级曲目,三个月包过五级那种
3.老年大学型选手:自己弹了二三十年,教教《梦中的婚礼》没问题
4.野路子网红老师:抖音上粉丝不少,实际教学嘛...你懂的
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,有个家长花了两万块买课包,结果发现老师自己连《车尔尼599》都没弹完。所以啊,别光看宣传单页上的"资深""词。
上周有个大姐带着孩子来试听,全程举着手机录像,下课就问"能不能保证一年考过三级"吧,试听课最该看的是这些:
有个真实故事:我们琴行有个学员换了三个老师都没学会看五线谱,后来发现他压根是左右不分...所以好老师应该先找到你的认知盲点,而不是急着推进度。
重点来了!很多家长最容易交智商税的两个环节:
买琴避坑指南:
课时费潜规则:
有个学员家长特别聪明,她联合小区里三个孩子拼课,每人省了三分之一学费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小班课超过四个人效果就打折了。
现在好多三十多岁的上班族来学琴,最大的问题是——根本没时间练。我有个银行客户经理学员,他是这么做的:
坚持半年后,现在都能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了。所以别说没时间,关键看你怎么把练琴缝进生活里。
每次说到考级就头疼。这么说吧,如果纯粹为了证书,真不如去ps一张。见过太多孩子考完十级再也不碰琴,连《献给爱丽丝》都弹不利索。考级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:
有个特别典型的对比:去年两个同时考五级的孩子,一个只练考级曲,另一个还自学《起风了》。现在前者早就不学了,后者已经开始尝试创作。
说到底啊,选钢琴老师就像找对象,光看长相和彩礼(不对,是学费)没用,得看相处起来舒不舒服。齐河现在正规注册的钢琴培训机构有37家,建议你先试听三家以上再做决定。记住,好的老师会让你忘记时间,烂的老师会让你数着分钟等下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