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学钢琴其实和选餐厅一个道理——贵的不一定适合你,关键得看师傅的手艺和你的口味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卫这座小城的钢琴培训,给想入坑的朋友指条明路。
这两年走在中卫街头,琴行数量肉眼可见地涨了不少。要我说啊,这和三个变化分不开:沙坡头旅游带动的文化需求、中考艺术加分政策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——家长们终于想通了,与其逼孩子刷题,不如让他们感受下黑白键的魅力。
去年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卫少儿钢琴考级人数同比涨了40%,这数字够吓人吧?但别急着跟风,先搞清楚...
1.装修豪华=教得好?
黄河东街有家琴行水晶吊灯晃瞎眼,结果用的还是二十年前的《拜厄》教材。记住啊,看琴行得先翻他们的教学大纲。
2.老师头衔越牛越好?
碰到自称"音乐学院毕业"留个心眼。咱中卫本地的王老师,虽然只是宁大艺术系毕业,但带出的学生连续三年拿全区青少年比赛金奖。
3.必须买琴才能学?
完全没必要!现在多数琴行都提供租赁服务,一个月200块就能用上雅马哈,等学满半年再考虑买不买。
(这里插个真实故事)上周陪邻居家孩子试课,发现个有趣现象...
-沙坡头音乐教室
主打"边的钢琴课"窗正对腾格里沙漠。特别适合坐不住的孩子,弹累了看会儿骆驼,注意力反而更集中。不过位置偏了点,住在鼓楼附近的得考虑通勤问题。
-鼓楼钢琴工坊
创始人老李是个狠角色,专治各种"手小/没天赋"的借口。他那套分段练习法特别神奇,能把《小星星》拆解成18个动作来教,零基础两周就能弹得像模像样。
-中卫青少年宫
要说性价比,这儿绝对是隐藏BOSS。政府补贴的课程,20节课才980,就是报名得拼手速——每年开学季官网准点瘫痪,比抢周杰伦演唱会票还刺激。
见到太多人问这个问题了。这么说吧,如果你只想弹个《生日快乐》,B站教程绝对够用。但要是想正儿八经学门手艺...
突然想到个例子:去年有个大学生私信我,说自己跟着APP学了半年,结果弹《梦婚》时整个手型都是塌的,现在改姿势比从头学还痛苦。所以啊,前三个月最好有人盯着,就像小孩学走路得扶一把。
中卫市场的行情是这样的:
要特别注意那种"全年送钢琴"套餐,我打听过,送的多数是贴牌杂牌琴,转手卖都不值钱。还有啊,碰上要求一次性交三年学费的,赶紧跑!
说到这儿,想起个有意思的事。有家机构推出"+枸杞"的套餐,报名就送中宁枸杞两斤,后来发现学员家长续费率特别高——估计是觉得不续课不好意思拿第二年送的枸杞了...
教钢琴这些年,最怕听到家长说"老师您尽管严格"其实吧,兴趣才是最好的节拍器。见过太多孩子被逼着考级,最后琴没学好反倒得了厌学症。
如果你纯粹是想培养个爱好,不妨试试"着来"先让孩子听不同风格的钢琴曲,喜欢周杰伦就从《Secret》入手,迷恋久石让就先练《天空之城》。对了,中卫图书馆三楼音乐区有个角落能免费听黑胶,周末带孩子去泡半天,比上十节理论课都管用。
至于成人学琴,最大的障碍根本不是年龄,而是总想着"成"上周有个50岁的阿姨问我:"一个月能弹《致爱丽丝》吗?"我说您要是能接受左手只弹根音,那行。结果人家真坚持下来了,虽然简化版听起来像《致爱丽丝》的远房表亲...
最后说句实在的:选中卫的钢琴培训,别光盯着价格和场地,推开门听听课堂里的笑声,比什么都强。毕竟啊,琴键是冷的,但音乐得是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