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2 20:57:31       共计:2216 浏览

雪域边疆的职教明珠

在新疆伊犁河谷腹地,一所以"马背上的实训基地"闻名全国的职业技术学院正悄然改写边疆职业教育的叙事逻辑。2024年自治区教育厅数据显示,该校毕业生留疆就业率高达91%,较三年前提升37个百分点,其"专业链对接产业链"的办学模式值得深入剖析。

破解边疆职教三大困局

*人才外流严重*:通过建立"设置动态调整机制"将畜牧兽医、民族服饰设计等6个传统专业升级为现代马产业运营、非遗数字化保护等新兴方向,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较2019年增长62%。

*实训资源匮乏*:创新推出"实训集装箱",12个可拆卸模块化实训单元穿梭于200公里半径内的17个牧区教学点,每年节省实训交通成本约280万元。

*企业参与度低*:与特变电工等企业共建"厂中校"学生大三全年在企业完成"银行"的岗位课程,这种模式使企业人才招聘成本下降45%。

特色专业的突围密码

现代马产业学院的"三制"培养方案颇具代表性:

  • 前3学期在校完成理论课
  • 中间3学期在昭苏军马场实践
  • 最后3学期进入赛马俱乐部顶岗

    该专业毕业生努尔巴合提创办的马术旅游公司,已带动当地23户牧民家庭年均增收4.8万元。

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技艺

在民族工艺系,VR技术还原了锡伯族弓箭制作的108道工序。学生艾丽菲热开发的"技艺AR教材"自治区文旅厅采购用于全疆文化站教学。这种"工匠"模式,使传统专业就业对口率从34%跃升至79%。

政校企协同的伊犁公式

当地政府提供的"券"值得关注:企业每接收1名学生实习,可抵扣800元税收。这项政策实施两年来,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量增长3倍,形成了"即招工、毕业即就业"良性循环。据2025年最新统计,该校参与的7个产业学院已为伊犁州重点产业输送技术骨干1300余人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