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学琴就是照着谱子敲键盘,那可大错特错。真正的钢琴学习包含三大模块: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有个60岁的阿姨来双山学琴,刚开始连中央C都找不到。现在呢?已经能在社区晚会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——所以说,年龄真不是问题!
市面上钢琴班五花八门,怎么选才不会踩坑?根据我这些年观察,靠谱机构通常有这些特征:
1.透明收费:课时费、教材费明码标价,不会中途加收"考级特训费"2.因材施教:给小朋友用彩色音符卡,给成年人直接教流行曲改编版
3.硬件到位:至少得是保养良好的立式钢琴,电子琴凑数的要警惕
双山这边有个特别好的传统:每季度都有学员汇报演出。不是那种严肃的比赛,就是大家轮流上台弹首拿手曲目,台下还准备茶点,氛围跟家庭聚会似的。
"必须每天练3小时"其实规律性比时长更重要,哪怕每天20分钟也行
"手小就学不好"肖邦的手也不大,不影响成为钢琴诗人
"完十级就毕业"音乐学习哪有终点?我认识个考过十级的学员,现在反而回来重新学即兴伴奏
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:有个程序员学员非要用二进制记谱法,老师就顺势教他写了个钢琴练习APP。你看,跨界思维有时候反而能打开新世界。
除了能弹曲子,学钢琴带来的隐形福利你可能没想到:
去年冬天有件特别暖心的事:几个学员自发组了"冬日音乐会"培训中心给环卫工人弹《雪绒花》。音乐这东西啊,有时候比语言更能传递温度。
如果现在你有兴趣但还在观望,不妨先做三件事:
1. 去琴行摸摸真钢琴(手感跟电子琴真的不一样)
2. 手机下个识谱APP玩几天
3. 听听不同版本的《致爱丽丝》,感受演奏风格的差异
记住啊,最好的开始时机永远是现在。我们这儿有个外卖小哥,利用等餐间隙看教学视频,半年时间也弹得有模有样了。话说回来,双山的老师确实有套办法,能把复杂的乐理知识讲得跟买菜算账似的通俗易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