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拉萨有人教钢琴的时候,我脑子里蹦出的画面是——高原反应和黑白琴键能搭吗?但后来发现,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玄乎。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在海拔3650米的地方学钢琴到底靠不靠谱,特别是给那些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小白说点大实话。
先解决最扎心的问题:拉萨这地方适不适合学琴?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边琴行数量比奶茶店还多。为啥?因为缺氧不缺热情啊!藏族小朋友弹《献给爱丽丝》的视频去年还在抖音火过一阵。不过要注意的是:
现在拉萨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路子:
1.藏族传统音乐学校附设的钢琴班
特色是会把藏族民谣改编成钢琴曲,但教材比较野路子
2.全国连锁机构的分校
教材倒是规范,可老师流动性大得跟旅游旺季的布达拉宫门票似的
3.个人工作室
通常是个别内地回来的老师单干,能学到真东西但价格辣手
个人建议啊,先去八廓街那几家试听课蹭一圈。记住三个关键指标:
① 看琴房有没有配氧吧
② 问清楚教材是不是专门的高原改编版
③ 盯着老师手指关节有没有高原红
Q:在拉萨学琴会不会比内地慢?
A:这么说吧,如果你在平原能三个月学会《梦婚》,在这儿可能要五个月。但好处是——因为练琴时不敢太激动,反而基础打得特别扎实。有个学员考过三级才发现自己一直用错了指法,在拉萨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。
Q:冬天琴键会不会冻住?
A:还真有这情况!解决方案特别有地方特色——在钢琴下面放铜制火盆,不过现在新开的机构都装地暖了。倒是要注意别让酥油茶溅到琴键缝里,那味道...你懂的。
1.别信"速成"的广告:海拔高代谢慢,手指灵活度需要更长时间适应
2.课前半小时别吸氧:会让人产生"我行了"的错觉,实际弹起来照样喘
3.教材选择要谨慎:直接照搬内地教材的机构赶紧跑,专业的会有高原版练习曲
4.录音设备很重要:因为大气压强不同,录出来的音色和平原区别很大
5.考级安排要提前:得专门协调内地考官上来,每年就两次机会
说到最后,其实在拉萨学钢琴最魔幻的不是环境,而是你可能会在练《康定情歌》的时候,窗外突然传来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合唱。这种奇妙的违和感,反而成了坚持下来的动力。小编觉得吧,要是能在布达拉宫广场摆台钢琴来场快闪,那才是真·硬核玩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