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学钢琴就是照着谱子按键,其实啊——手型、节奏感、乐理知识这三座大山才是核心。举个例子,去年有个学员死活弹不好《梦中的婚礼》,后来发现是他手腕一直绷着,改掉这个毛病后两周就流畅了。
关键点在于:
说实话现在培训机构遍地开花,但咱文井的特点就仨字:抠细节。别的机构可能教你弹完《小星星》就算入门,我们非得让你明白:
1. 为什么这里是C和弦?
2. 左手伴奏为什么要轻一点?
3. 渐强记号到底该怎么做?
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来学琴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了,她说最大的收获是终于听懂音乐会了——这大概就是我们要的效果。
根据300+学员的统计,这些雷区你可得躲开:
这话我可听太多了!告诉你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65岁退休大爷来学琴,现在都能在社区晚会独奏了。重点不是年龄,而是每周至少3次、每次30分钟的有效练习。当然啦,小孩子手指软确实有优势,但成年人理解力强啊,乐理知识学得快着呢。
好的钢琴老师通常有这些特征:
1. 会先问你"想学琴"而不是直接推销课程
2. 示范演奏时手指像在跳舞一样自然
3. 能准确说出你每个错误的原因
4. 会根据你的进度调整教学计划
5. 不反对你弹流行歌曲(严肃脸)
说到这儿,想起有个学员换了4个老师才找到合适的,结果半年就考过了三级。所以啊,遇到不对付的老师千万别将就。
教了这么多年琴,最大的感触是:钢琴本质上是个大型玩具。别被那些高深的理论吓住,你想想,连莫扎特小时候都是边玩边学的。现在文井的教室里还常听到学员弹着弹着自己笑出声来——这种快乐才是音乐最原始的样子。
至于要不要报班?这么说吧,如果你能保证自己做到以下两点,自学也不是不行:
- 每天雷打不动练1小时
- 有人能及时纠正你的手型
否则的话,找个好老师真的能少走五年弯路。毕竟你也不希望练了三个月,结果弹出来的声音像在剁排骨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