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上来就问"老师啥价位"我说啊,得先搞清楚自己学琴的目标。你是想:
不同目标选的老师完全不一样。比如考级的就得找熟悉中央院考级教材的,要是就想弹个流行曲,找个会即兴伴奏的老师更实在。我见过太多人花大钱请教授上课,结果三个月就放弃了——不是老师不好,是路子压根没选对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"院毕业"其实很多是进修班混出来的。直接让老师出示学位证照片不过分吧?要是俄罗斯留学回来的,总该能说两句俄语对不对?
有个挺扎心的事实:很多演奏家级别的老师,反而教不好零基础。为啥?因为他们早就忘了当初自己怎么犯错的。找老师重点看带过多少零基础学生,最好能试听一节课,观察他们会不会用比喻讲抽象概念。
有些机构打着送钢琴的旗号,其实把学费分摊到60个月里了。算笔账:假设课费比市场价贵50块,两年下来多付的钱都够买台入门电钢了。
上周陪朋友去选班,发现几个容易忽略的点:
1.钢琴数量:要是5个学生轮流用1台琴,趁早走人
2.隔音效果:隔壁教室弹《野蜂飞舞》你这儿根本听不清自己弹啥
3.地面材质:木地板比瓷砖的回音小,对听力更友好
4.空调位置:直吹钢琴会导致音准不稳定
5.教材体系:正规机构都有系统教案,不是今天想教啥就教啥
作为28岁才开始学琴的过来人,必须说几个大实话:
有个40岁的学员跟我说,学琴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左手这么笨。这话听着好笑,但确实啊,钢琴最神奇的就是能激活平时用不到的神经通路。
武清目前的行情价:
但价格和水平不绝对成正比!有个冷知识:很多退休的老教师收费不高,但教基本功特别扎实。反而某些年轻老师挂着洋头衔,一节课光让你录视频发朋友圈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选钢琴老师就像找中医,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是气场得合。试课时要是感觉老师总皱眉摇头,赶紧换人——初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热情,又不是要去参加肖邦大赛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