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沈阳现在每10个小朋友里就有2个在学钢琴。为啥这么多家长选择钢琴?其实啊,不光是培养气质那么简单...
先说个大实话:钢琴可不是啥"玩具"啊:
我见过最夸张的是个浑南区的小朋友,学了半年钢琴后,数学作业写得比同桌快一倍——他妈妈说是因为练琴培养了时间观念。
和平区有家机构装修得跟宫殿似的,但老师总换人。反过来铁西有个藏在居民楼里的小教室,老师是沈音毕业的,带出过好几个比赛冠军。
重点看三点:
? 老师有没有完整教学体系
? 能不能试听一节课
? 老学员的进步情况
现在有些机构打着"过五级"的旗号...这么说吧,就像让小学生直接学微积分,手型指法全废了,后期改都改不过来。
有个皇姑区的妈妈跟我吐槽:"琴花3万,现在成晾衣架了..."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。试试这几个法子:
Q:孩子手小能学吗?
A:我教过最小的是5岁小朋友,手指还没香蕉长呢。钢琴入门和手大小真没太大关系。
Q:每天练多久合适?
A:新手建议20-30分钟,重点是要坚持。就像吃饭,总不能周一吃7顿,剩下六天饿着吧?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沈阳少儿钢琴比赛里,得奖的往往不是最早学琴的,而是最能坚持的。说到底啊,学琴不是比谁起步早,是看谁跑得久。要是你家娃今天说想学琴,别犹豫,找个靠谱老师就开始呗——说不定下个郎远就在沈阳某个小区里正等着被发掘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