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:"?肯定有猫腻吧?"说实话我当初也这么想。但实地走访后发现,这家机构是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落地项目,由本地音乐家协会承办。他们的钢琴老师要么是退休老教师,要么是在校音乐专业志愿者,场地用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时段。
为什么能免费?
我表妹去年报名时连钢琴键有几个都数不清,现在居然能教邻居小孩弹《小星星》了。他们的课程设置确实有门道:
初级阶段(1-3个月)
每天1小时「键盘动物园」游戏认音
周三「节奏拍拍乐」团体课
每月末的「茶话会演奏」
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学员跟我说:"觉得学琴得要童子功,现在发现跟着老师用彩色贴纸标记琴键,两周就能弹《欢乐颂》前八小节。"## 三、报名要抢号?实操指南在这
虽然免费,但琴房就六间,得讲究策略:
1.避开寒暑假:三月/十月最好约
2.选工作日上午:退休教师主班,教得更细
3.自带防滑袜:琴房要脱鞋
去年有对夫妻轮流排队,丈夫早晨六点去占位,妻子下班来接力练习,现在两口子能四手联弹《卡农》了。
见过有人上了三节课就说要考级,结果把老师气笑了。这里分享几个真实案例:
老师说得好:"资源更该珍惜,一步一个脚印比啥都强。"## 五、学琴改变的不只是手指
最打动我的是听学员们聊天。有个开出租的大哥说现在等客时会在方向盘上练指法,感觉路怒症都轻了;还有位单亲妈妈说晚上练琴代替了刷手机,和孩子多了共同话题。
记得有次路过琴房,听到里面在弹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推门看见七个银发老人齐奏,那种精气神儿,比什么保健品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