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,练武会不会让孩子变暴力?"其实吧,现代跆拳道60%是礼仪教育。每次训练前要向国旗行礼,要向教练鞠躬,连喝水都得排队——这么说吧,我家楼上那小胖子练了三个月,现在见人都知道主动问好了。
核心训练内容主要有三块:
上周三下午4点我特意去看了,好家伙,二十多个孩子在那压腿。跟教练老张聊了聊,发现他们有几个独家秘籍:
1. 游戏化教学
把"踢"动作编成打地鼠游戏,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学会了。你说神奇不?
2. 心理建设有一套
遇到不敢做后踢的小朋友,教练会说:"想象你后面有只大灰狼"这招百试百灵。
3. 阶段性奖励
每学完8节课发个彩色腰带扣,比直接给零食管用多了。有个小姑娘攒了7个,天天别在书包上炫耀。
老张的建议是5-12岁黄金期。太早了理解不了指令,太大了筋骨硬了压不下去。不过也有例外,去年收了个4岁半的,现在横叉能贴地——主要看孩子兴趣。
正好相反!跳跃动作刺激生长板,道馆墙上贴着身高测量贴,好多孩子半年能窜3公分。当然啦,练完得及时补充牛奶鸡蛋。
青町这边女学员占四成呢!现在的家长都想通了,学这个不为打架,主要是练胆量。上周看见个扎马尾的小姑娘,愣是把高她半头的男生摔出去了,帅得很!
分人。有的孩子三节课就能劈叉,有的两个月还记不住动作顺序。但坚持半年以上的,驼背、挑食这些毛病基本都能改善。
千万别图便宜!老张给我看过两种护具对比:便宜的像纸壳,专业级的捏着跟记忆枕似的。建议第一次买直接问道馆,他们团购能省三分之一价钱。
说到这个,想起个真事:去年道馆组织去合肥比赛,有个孩子紧张得直抖,老张就说"当是去游乐场玩"那小子拿了个铜牌回来——有时候啊,心态比技术更重要。
在青町蹲点观察两周,发现个有趣现象:每周三放学时段人最多。后来才明白,周三学校作业少,家长都约这个点送孩子来。要是你也想报班,建议避开这个时段,能享受VIP式一对一指导。
还有个发现可能颠覆认知——调皮的孩子进步更快。不是瞎说,那些坐不住的小皮猴,反而学旋风踢学得最溜。教练说因为他们不怕失败,敢做动作。所以要是你家孩子太好动,说不定是块练武的材料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别指望孩子练成武林高手,但坚持练两年的,站姿走路那精气神真的不一样。上周看见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,过马路等红灯都站得笔直,一看就是练过的——这种气质,补多少节文化课都补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