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就是钢琴学员们用年终汇报演出的方式迎接新年。关键点在于:
去年某培训机构的数据显示,85%的参与者之前从没登台表演过,但演出后续课率直接涨了40%,你说神奇不?
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学员,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:
1.成就感爆棚:能把整首曲子完整弹下来,自己都佩服自己
2.仪式感拉满:比单纯吃跨年饭有意思多了(有个学员说现在全家都等着看她每年进步)
3.突破舒适圈:你知道第一次上台手抖得像触电吗?但跨过去就成长了
不过说实话,最大的好处可能是...终于有理由坚持练琴了!毕竟谁都不想元旦前夜在台上出糗对吧?
建议记住这个公式:70%熟练度+20%挑战性+10%情怀。太简单的显得没诚意,太难的容易翻车,最好选那种练两周能搞定主旋律,但需要抠细节的曲子。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有个阿姨选了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本来觉得太简单,结果老师让她加左手和弦变化,最后效果惊艳全场。
倒推时间表特别重要:
```
演出前1个月:确定曲目
前3周:每天练1小时
前1周:模拟舞台环境(开灯+用手机录自己)
前3天:重点练开头30秒和结尾
```
Q:完全零基础能参加吗?
A:当然可以!现在很多机构开设"速成班"专为跨年演出设计。不过建议选《欢乐颂》这类耳熟能详的曲子,观众会跟着哼就没人注意小错误啦。
Q:演出时要注意什么细节?
A:说几个容易忽略的:
我觉得这种音乐会最棒的地方,是打破了"=高不可攀"的刻板印象。见过外卖小哥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,也看过小学生把《菊次郎的夏天》弹得全场抹眼泪。音乐从来不该有门槛,跨年也不只有一种过法。
要是你问我值不值得尝试?这么说吧,去年有个学员演出后发朋友圈:"原来我的人生BGM可以自己弹出来"体验值多少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