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为什么有的人学钢琴三个月就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而有些人三年还在和《小星星》较劲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陈曼春钢琴培训那些事儿,尤其是给完全不懂钢琴的小白指条明路。
说真的,现在钢琴老师一抓一大把,但陈曼春还真有点不一样。她不是那种板着脸让你反复练音阶的传统派,也不是光教流行曲速成的网红派。怎么说呢...她更像是把钢琴当成语言来教。
她的三大教学特色:
有个真实案例挺有意思: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来学琴,手指僵硬得跟木头似的。陈曼春让她先别碰琴键,而是每天用手捏不同材质的物品——海绵、鹅卵石、面团...两个月后,嘿,手指灵活度直接翻倍!
刚开始学琴的人啊,通常会被三座大山吓住:
1.乐理天书:那些蝌蚪文似的五线谱
2.手指打架:左手右手永远不在一个频道
3.枯燥重复:练了三个月还在《欢乐颂》
陈曼春的解决方法很接地气:
我见过太多人带着错误观念来学琴了,这里必须说道说道:
1.必须从古典音乐开始→ 其实可以从你喜欢的任何曲子切入
2.每天要练2小时→ 有效练习15分钟比瞎弹1小时强
3.手小就学不好→ 陈曼春有个学员手指特别短,专攻爵士和弦反而成了特色
4.一定要买钢琴→ 头三个月用电钢完全没问题
5.年纪大了学不会→ 成人理解力强,进度往往比小孩快
现在市面上课程五花八门,我建议你先问清楚这几个问题:
陈曼春这边比较实在,第一次课就会给你做"音乐体检"——不是测试水平,是了解你的乐感类型。有人是"视觉型"(看谱快),有人是"听觉型"扒谱强),找准类型能省一半力气。
说了这么多,最后透露个核心诀窍:慢练。但不是让你弹得慢,而是要把每个动作拆解得超级慢。举个例子,抬手这个动作可以分解成:
1. 手腕先放松
2. 手指自然下垂
3. 用手臂带动(不是甩手腕)
4. 落下时像羽毛飘落
陈曼春总说:"钢琴不是弹出来的,是'掉'出来的。"听着玄乎,后来才明白这是让地心引力帮忙省力。
学钢琴这事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关键得找对方法,还有...别跟自己较劲。见过太多人因为"必须达到什么水平"把自己逼放弃了。要我说啊,能弹出让自己开心的声音,就是最好的进步。陈曼春有句话挺在理:"钢琴不是体育竞赛,是终身对话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