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真的,我第一次听说东兴有免费钢琴培训的时候,反应跟你们现在一模一样——这年头还有免费的午餐?该不会是先免费后收费的套路吧?但当我亲眼看到社区活动中心里那些从没碰过琴的人,短短三个月就能弹《献给爱丽丝》的时候...这事儿还真值得唠唠。
先别急着划走,我知道你脑子里现在飘着三个大字:有猫腻。来,咱们直接掰开揉碎说:
(突然想到个细节)上周去琴房还看见墙上贴着《设备维护登记表》,连调律都是文化馆定期安排的——这种级别的投入,要收费才奇怪吧?
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。去年培训班的结业汇报上,43岁的外卖老张用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求婚成功,8岁小朋友组团弹《孤勇者》把家长听哭了...最绝的是那个双手协调性测试不及格的会计大姐,现在居然能边弹边唱《后来》。
重点来了:课程设置就是专治各种不服:
1. 前两周纯练《两只老虎》单旋律,左右手分开教学
2. 第三周开始配简单和弦,老师会帮你标记指法编号
3. 每月末的"冰音乐会"参加——弹错音有奖品拿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他们还有个骚操作:给每台钢琴配了消音耳机,你弹得再难听也不会社死。
1.不是你想的那种"班":每周固定3次课,缺席超3次直接劝退(去年劝退了37个占坑不学的)
2.真的要从哆来咪开始:有个大哥非要直接学《梦中的婚礼》,结果三个月还在练前奏
3.设备比想象中靠谱:虽然是二手琴,但每台都配了防潮管和静音踏板
4.同学可能是你邻居:现在知道为什么晚上小区里总有琴声了吧?
5.结业证真有含金量:文化馆给优秀学员写推荐信,去年有6个人凭这个进了老年大学当助教
(突然压低声音)悄悄说,最珍贵的其实是那本《东兴民间钢琴谱合集》,里面都是老师们改编的本土歌谣谱子,外面根本买不到。
Q:会不会最后变成收费项目?
A:看文件编号就知道了——东文旅发[2023]27号红头文件,至少保障到2026年
Q:老师水平够教成年人吗?
A:主课老师老陈头特别虎,当年在文工团给《红色娘子军》巡演弹了七年伴奏
Q:要是学不会岂不是很丢脸?
A:教室最后排永远放着三台电子琴,音量旋钮归零就是给你的"模式"现在推开琴房门的,可能是带孙子的奶奶、刚下岗的工人、写代码写到头秃的程序员...他们手指下的音符或许生涩,但比音乐厅里的肖邦练习曲更鲜活。东兴这群"钢琴传教士"最常说的一句话是:"钢琴从来就不是奢侈品,它和广场舞一样,该是老百姓的日常。"(突然听见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)听,这弹得稀碎的节奏,像不像我们磕磕绊绊却热气腾腾的生活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