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路过香港中路,发现常听到琴声的玻璃教室贴上了"店面转让"这已经是本月看到的第三家。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青岛至少有17家钢琴培训机构突然闭店,涉及学员超800人。最夸张的是某连锁品牌,头天还在发周年庆优惠,第二天就人去楼空。
为什么突然集体暴雷?
(突然想起个真事:有家长拿着收据去要退款,老板苦笑着指了指角落:"要不您把那架二手钢琴搬走?"##二、钢琴课不是奶茶,说关就关可不行
看着这些倒闭新闻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"教得不好"你知道吗?这次倒下的不乏有十几年口碑的老店。问题出在哪?咱们掰开揉碎说说。
致命的三重暴击:
1.成本炸弹:现在商业用电每度涨了3毛,钢琴调律费从300跳到500,教室每平租金够买两斤排骨
2.人才流失:好老师要么自己开工作室,要么转行教网红弹《卡农》短视频
3.信任危机:预付费模式就像走钢丝,家长现在非要按月交钱
有位从业20年的校长跟我说:"开琴行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,看着漂亮,涨潮说没就没。"##三、活下来的机构都在偷偷做这些事
不过话说回来,李村有家不到80平的小琴行反而今年学生涨了三成。我去蹲点后发现,他们搞了个"+ "的野路子:
生存秘籍大公开:
(偷偷告诉你,他们最火的其实是晚间成人课,据说有阿姨团每周雷打不动来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)
看着手里还没用完的课卡是不是有点慌?别急,这几招能帮你把风险降到最低:
选机构黄金法则:
查"企查查"有没有劳务纠纷
坚持买小课包,超过50节课的要警惕
周末故意挑冷门时段去,观察真实上课人数
打听老师流动性,老教师多的更稳当
有个特别实用的技巧:加机构保洁阿姨微信。要是听说最近在缩减打扫频次,赶紧把课消完准没错。
说真的,现在小孩选择太多了——编程、街舞、马术班都在抢时间。但你看青岛大剧院每年的钢琴演出,上座率反而在升高。这事儿挺有意思:愿意系统学琴的人在变少,但爱听钢琴的人越来越多。
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:
(最近还发现个新趋势:有些家长组团请音乐学院学生到家教学,比机构便宜还不用出门)
说到底啊,钢琴培训这个行业就像在弹奏一首变奏曲。倒闭的机构是其中几个不和谐的音符,但整首曲子还在继续。重要的是,咱们得学会听懂旋律变化的规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