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朋友跑了三家琴行,最便宜的80块一节课,最贵的要300多。你猜怎么着?80块的老师用电子琴教学,300多的号称"音乐学院毕业"关键问题来了:
有个冷知识:很多机构把"试听课"摊到正价课里,所以...
我见过最绝的案例:某机构宣传"学会599元"结果学了三个月才发现——所谓包学会只是教会你弹《小星星》。常见套路还有:
1. 低价引流课(通常只有4-8节)
2. 强制购买教材(标价虚高)
3. 课时有效期限制(过期作废)
去年消费者协会数据说,艺术培训投诉里63%和价格纠纷有关。建议问清这三个问题:
整理了本地15家机构数据(怕被举报就不点名了),发现个规律:
类型 | 均价(45分钟) | 适合人群 | 隐藏成本 |
---|---|---|---|
大学生兼职 | 60-90元 | 预算紧张的成人 | 频繁更换老师 |
连锁机构 | 120-180元 | 准备考级的中学生 | 强制购买演出服 |
独立工作室 | 200-350元 | 走专业路线的儿童 | 要求自备钢琴 |
有个业内人士偷偷告诉我:每年3月和9月涨价最猛,因为那时候家长刚领到绩效奖金...
上周采访了位琴龄20年的调律师,他说了个暴论:"便宜课未必差,贵课不一定好,关键看..."(此处他喝了口茶)
个人建议:先确定你学琴的目的。如果只是弹流行歌,找音乐系大学生可能比机构更划算;要冲十级的话...还是乖乖选贵点的吧。
刚开始图便宜报了60元/节的课,结果老师连车尔尼和拜厄都分不清。后来换到200元的老师,才发现前三个月学的指法全是错的——光改毛病就多花了两个月课时费。现在想想,有些钱真的不能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