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始建于1953年,前身为吉林省水利学校,2002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。学院立足吉林,面向全国,形成了以水利工程、电力技术、建筑工程三大专业群为主体的办学格局。学院占地面积达500余亩,拥有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设施。
核心问题:学院的专业设置有何特色?
学院坚持"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"办学理念,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。通过"式"培养模式,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
核心问题:学院如何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?
1.校内实训:建有水利工程实训中心、电力系统实训基地等18个专业实训室
2.校外实习:与吉林省水利厅、国家电网等5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
3.双师型教师:专业教师中"师型"比例高达75%
培养模式对比 | 传统模式 | 学院特色模式 |
---|---|---|
教学重点 | 理论教学 | 理论+实践并重 |
就业导向 | 通用培养 | 定向培养 |
师资结构 | 学术型 | 双师型为主 |
作为吉林省水利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,学院每年为行业输送近2000名专业技术人才。特别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,学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核心问题:学院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何贡献?
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,学院正积极谋划转型升级。重点发展智慧水利、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专业,打造东北地区水利电力职业教育新高地。
核心问题:学院将如何应对行业变革?
1. 专业升级:增设人工智能+水利等交叉学科专业
2. 国际合作:与""国家开展水利人才培养合作
3. 数字化转型: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,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