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一所学校能同时教你拍电影、搞直播、设计国潮服饰?在成都平原的东北角,还真藏着这么个神奇的地方——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。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所"不太正经"的正经大学。
---
(挠头)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这校名也懵——又是文化又是传媒的,到底教啥?简单来说,这里就是培养文化行业手艺人的基地。从无人机航拍到非遗传承,从网络主播到舞台设计,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文化行当,这儿都有对应专业。
举个栗子,去年爆火的短视频《蜀绣新生》知道吧?那个把传统刺绣拍成科幻大片的团队,主力可都是这学校的在校生。用他们老师的话说:"不要学生当文化搬运工,要当文化再造师。
1.实训基地比教室多
这么说吧,别的学校带你去博物馆参观,这儿直接让你在博物馆里上课。数字媒体专业有苹果机房,表演专业有黑匣子剧场,最绝的是航空服务专业——人家真有模拟机舱!学生吐槽:"像上班,作业像项目"。
2.老师都是圈内人
教编剧的可能刚写完某卫视热播剧,教舞蹈的说不定正带着网红团队巡演。有学生爆料:"老师请假理由特别凡尔赛——'要去戛纳电影节当评委'。"3.就业路子野得很
传统专业盯着国企事业单位,这儿的学生可能在抖音带货、给游戏画原画、给明星做造型。去年毕业生里有个更绝,把川剧脸谱做成潮牌,现在淘宝店月销百万。
---
Q:分数不高能上吗?
A:艺术类专业看重校考成绩,文化课要求确实比普通本科低。但别以为这是捷径——面试时让你即兴表演段川剧变脸试试?
Q:听说学费很贵?
A:实话实说,比普通大专贵点(毕竟设备烧钱),但跟民办本科比还算良心。关键是奖学金种类多到离谱,连"短视频创意奖"这种都有。
---
他们搞的非遗新青年计划真不是噱头。见过00后大学生跟着羌族老艺人学羊皮鼓吗?见过用VR技术还原三星堆祭祀场景的毕业设计吗?要我说啊,文化传承最怕端着,就得像这学校似的——让老传统玩出新花样。
对了,他们食堂三楼还有个隐藏福利:每周三"工作坊"可能是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竹编,也可能是百万粉UP主分享流量密码。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劲儿,才是年轻该有的样子吧?
---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要是你想在文化行业闯荡,又受不了老派院校的条条框框,这儿真值得考虑。毕竟在这个短视频都能当教材的年代,学文化传媒,还是得找懂年轻人的地方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