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16 14:51:11     共 2155 浏览

一、先搞清楚为啥要练瑜伽

说真的,很多人连这个都没想明白就跑来练了。瑜伽不是摆pose比赛,也不是柔术表演。它的核心是三个东西:

  • 呼吸控制
  • 身体觉察
  • 心理专注

举个栗子,上周有个学员跟我说:"我下犬式脚跟碰不到地怎么办?"我反问他:"你注意到呼吸有没有乱?肩膀是不是在代偿?"哥们当场就愣住了。你看,问题就出在这儿——太在意动作表象了。

二、新手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
1.贪多求快:恨不得一个月解锁所有体式,结果不是受伤就是放弃。记住啊,瑜伽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。

2.忽视热身:直接上来就搞高难度动作,这不叫勇猛精进,这叫自残。

3.憋气练习:特别是做平板支撑的时候,脸憋得通红还死撑,这完全违背瑜伽原则。

4.盲目比较:"哎呀她都能劈叉了我还不行"——这种想法趁早扔掉,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天差地别。

5.三天打鱼:今天练两小时,下周直接消失,这种练习节奏还不如每天坚持15分钟。

三、具体怎么练才有效

3.1 呼吸是老大

没有呼吸控制的瑜伽都是广播体操。推荐你先掌握两种呼吸法:

  • 腹式呼吸(躺着练最容易找感觉)
  • 乌加依呼吸(就是那种带海浪声的呼吸)

每天花5分钟专门练呼吸,坚持两周你就会发现体式稳定性直线上升。不信?试试就知道。

3.2 体式分解练习

以最基础的"山式",别看就是站着,细节多着呢:

  • 脚掌三点均匀受力
  • 膝盖微微放松
  • 骨盆中立位
  • 肩膀下沉
  • 下巴微收

建议对着镜子练习,或者让同伴帮忙看动作。别嫌麻烦,基础打好了后面事半功倍。

3.3 建立练习节奏

我个人的经验是:

  • 每周3-5次
  • 每次45-60分钟
  • 体式顺序:热身→站立→坐姿→俯卧→仰卧→休息术

当然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但千万别今天练上肢明天练下肢,碎片化练习效果最差。

四、那些老师不会明说的真相

1.疼痛≠进步:轻微拉伸感是正常的,但剧烈疼痛绝对是身体在报警。

2.辅助工具不丢人:用瑜伽砖、伸展带没什么不好意思的,高手也在用。

3.经期要调整:倒立体式这几天最好别做,别听什么"就是胜利"鬼话。

4.吃太饱别练:饭后两小时内不建议练习扭转类体式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...

五、遇到瓶颈怎么办

进步慢很正常,试试这几个方法:

  • 拍视频记录动作,和一个月前对比
  • 换种练习方式(比如原来一直跟视频,可以试试私教课)
  • 参加 workshop 专项提升
  • 干脆休息三天

有时候停下反而是最好的前进,身体需要时间消化吸收练习成果。

说到这儿啊,我觉得瑜伽最神奇的地方在于:它既要求你努力,又提醒你别太用力。这种平衡的智慧,才是三年二班同学最该掌握的。记住啊,体式只是工具,通过它们认识自己、接纳自己才是终极目标。

最后分享个小故事:有个学员总抱怨自己前屈下不去,结果有天她突然说:",我发现不是身体僵硬,是心里总在抗拒。"你看,这就是三年二班该有的觉悟——开始从身体练习转向身心探索。这条路没有终点,但每一步都算数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