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很多人压根没想清楚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隔壁王阿姨,因为广场舞队解散就来练空中瑜伽,结果第一节课就卡在吊床上...所以先问自己:
重点来了:别被销售顾问带跑偏,他们嘴里"课程都能满足需求"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图——仅供参考。
上周陪闺蜜去看馆,发现很多细节新手根本注意不到:
1.闻味道:好的瑜伽馆应该有淡淡的檀香味,如果有汗臭混着廉价香薰...快跑!
2.看更衣室:吹风机是不是戴森的我不在乎,但储物柜带电子锁的起码说明老板舍得投入
3.偷瞄课表:早晨9点的课程如果长期取消,说明会员活跃度差
4.试饮水机:出热水速度慢的场馆,大概率其他设备也老旧
5.问退费:支支吾吾不肯写进合同的,后期扯皮概率80%
有次我去某连锁品牌,销售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发现他们连瑜伽砖都是山寨货——这种细节老鸟才能发现对吧?
现在市面上主要分三种收费模式:
说个真实数据:去年某平台统计,买50节私教的人平均只上完23节。所以记住我的口诀:"先试再买,少买勤续"。
遇到这样的老师赶紧拜师:
课前会挨个询问身体状况
做体式时全程走动调整学员
能清晰说出"为什么做这个动作"遇到以下情况请谨慎:
满嘴"轮"能量"但说不清肌肉发力点
自己示范动作时膝盖超伸
鼓励学员"痛就对了"馆有个老师特别实在,第一次见面就说:"要是谁告诉你练两周能瘦十斤,麻烦帮我报警。"五、装备采购的省钱秘诀
别急着买lululemon!建议分三个阶段:
1.体验期:迪卡侬基础款+健身房毛巾(总价<200)
2.进阶期:加厚瑜伽垫+弹力带(推荐keep旗舰店)
3.沉迷期:这时候你自然知道要买什么了
有个冷知识:90%的瑜伽辅具在闲鱼上能淘到全新转手的,毕竟太多人冲动消费后闲置...
说实话,我前三个月差点放弃,直到发现这些小心机:
现在回头看,最庆幸的是没被忽悠办三年卡。就像喝奶茶选三分糖,有些事真的要量力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