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座山:地段
商场里的瑜伽馆和小区活动室的课程,租金能差10倍不止。这就跟奶茶店似的,太古里买的和巷子口买的,价格能一样吗?
第二座山:老师资历
举个栗子:
第三座山:课程类型
这里最容易踩坑!
大课就像公交车,便宜但没专属服务
私教相当于专车,贵但能精准解决问题
空中瑜伽这种特殊设备?那得再加30%费用
最近有个学员跟我吐槽:"明明标价1999的季卡,怎么最后付了2600?",咱们拆解下常见套路:
1.隐形消费三件套
2.促销障眼法
比如"一年送半年"听着划算吧?但很多馆的课程有效期只有10个月,根本来不及上完。
上周遇到个阿姨特别会算账:她先花99元买了周体验卡,把附近5家馆都试了一遍,最后选了家离家最近的中档价位工作室。要我说,这套路值得抄作业:
分步走策略
① 先确定预算(建议新手控制在月薪5%以内)
② 锁定3家备选(大众点评看差评比看好评更重要)
③ 一定要试课!重点观察:
说实在的,现在很多1999元/年的低价年卡就是个坑。我见过太多人买完就去过三次,算下来单次成本比私教还贵。要是你自制力一般,真不如先买12次卡试试水。
最近发现个现象挺有意思:那些坚持练瑜伽超过半年的人,最后80%都会转向私教。倒不是说大课不好,而是练到一定程度后,你会发现精准指导比集体划水有效率多了。当然啦,这个阶段你可能已经不在乎价格了——毕竟身体的变化可比钱实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