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问题:同样200小时认证课程,为什么价格从8000元到3万元不等?
| 导师类型 | 课时费范围 | 教学特点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国际资深导师 | 800-1500元/小时 |解剖学深度+哲学传承|
| 本土机构导师 | 200-500元/小时 | 侧重体式标准化教学 |
关键结论:学费的40%通常反映师资水平,剩余60%包含场地、教材等固定成本。
自问:"2万元的课程比1.5万元的到底多在哪?"
-增值服务清单:
1.职业发展包:包含简历优化+工作室签约渠道
2.持续教育积分:可抵扣后续进阶课程费用
3.教具套装:Manduka专业垫(价值1200元)
数据印证: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,含就业支持的课程毕业率提升27%,但需警惕"就业"宣传中的隐性条款。
方法论框架:
1.基础成本层(必选):
2.品质附加层(推荐):
3.品牌溢价层(可选):
典型案例:某北京机构将30%学费用于阿育吠陀饮食体验,虽提高总价但显著提升学员满意度。
1.分期付款陷阱:
2.试听课鉴别法:
3.退费条款重点:
行业洞察:2025年新规要求机构公示学费构成比例,目前仅32%机构完全合规。
真正的决策关键不在于"最便宜"或"最贵"在于识别那些将60%以上资源投入教学本身的课程。当看到"送100节线上课"宣传时,不妨反问:这究竟是锦上添花,还是分散了对核心教学质量的投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