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香港每5个人就有1个尝试过瑜伽,但超过60%的新手因为选错老师而放弃。最近总有人问我"新手如何快速入门瑜伽"——其实关键根本不是柔韧性,而是找到那个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引路人。
第一印象决定你能坚持多久。我见过太多人第一次上课就被老师的高难度动作吓跑,其实好的启蒙老师应该像教小朋友走路那样耐心。有个学员跟我说,她试过三个瑜伽馆才遇到现在的老师,"那个老师会蹲下来帮我调整呼吸节奏,而不是只顾着喊'再压低一点'"。
瑜伽不是杂技表演。有些老师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"重力"动作,但对新手来说,最需要的是:
铜锣湾的Alice老师有个绝活:用超市塑料袋教呼吸法。"想象你在给塑料袋打结——吸气时绳子往两头拉,呼气时慢慢松开"这种教法让家庭主妇学员秒懂腹式呼吸。她的早课特别适合上班族,7:30开始还能顺路买早餐。
观塘工业区藏着位前护士转行的Sam哥,专门设计"久坐族急救课"医用绷带演示肌肉走向,最擅长教办公室5分钟放松序列:
1. 椅子上的猫牛式(记得脱高跟鞋)
2. 复印机旁的门框拉伸
3. 消防通道里的靠墙倒箭式
要说最会哄小孩...不对,是哄新手的,绝对是深水埗的Winnie。她教室放着《龙猫》配乐,用"金鱼"比喻核心发力。有次学员说"我做不到"立刻回:"要你做到?我要你感觉到。" 自问自答时间
Q:怎么判断老师适不适合纯小白?
A:看ta会不会在课前问这三件事:
Q:团体课和私教怎么选?
A:建议先用团课试老师风格,但遇到这两种情况赶紧约私教:
Q:说英语的老师教得比较好?
A:别被这个迷思坑了!关键看老师能不能用你熟悉的词汇解释身体感受。有个教粤语的老师这样教"式"想象你系茶餐厅转紧张凳,个肚脐要望实个钱包啊!"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有些网红老师的课要提前两个月约,但学员进步速度反而比不过社区中心的退休教师。后来想明白了——会发短视频不等于会教学,尤其是对连"下犬式"都分不清的新手。
有次路过维园,看见个老师带着学员在树荫下练"式"所有人闭着眼睛随风吹的方向慢慢晃动。这种教法考试肯定不及格,但那个学员说"终于明白什么叫聆听身体"所以啊,找老师别光看证书,先去试课看ta能不能让你忘记手机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