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300小时培训与200/500小时有何本质区别?
A:通过对比表可见核心差异:
课时标准 | 教学重点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
200小时 | 基础体式矫正 | 转型教练的初学者 |
300小时 | 流派专精+教学方法 | 有1年以上教学经验者 |
500小时 | 疗愈+高阶哲学 | 资深教练深造 |
关键优势在于:
Q:300小时究竟学什么?
解剖学(15%)+哲学精讲(20%)+教学法(30%)构成三大支柱,其中:
-特色模块包含:
1. 针对不同人群的序列设计
2. 私教案例的现场解析
3. 梵唱与呼吸法的科学依据
传统培训常忽视的课堂动态管理在本课程占比25%,重点解决:
Q:阿斯汤加还是阴瑜伽?
通过身体评估矩阵判断:
体质特征 | 推荐流派 | 风险提示 |
---|---|---|
关节灵活度高 | 流瑜伽 | 需加强稳定性训练 |
肌肉僵硬者 | 高温瑜伽 | 注意补水与电解质 |
核心指标应包含:
1. 导师的累计授课时长(建议5000+小时)
2. 往期学员的就业转化率
3. 课程手册的更新频率
完成认证后:
个人认为,这套体系最珍贵的不是体式精进,而是培养出教学敏锐度——能瞬间读懂学员的身体语言,这才是区分普通教练与教学艺术家的关键分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