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吸气时想象脊柱像串珍珠被提起...对,就是这种微妙的觉知!"示范侧腰伸展动作)
"不要追求幅度,而要寻找肌肉对话的感觉"——这是每节课必须强调3遍的底线原则。遇到学员憋气时,立即用这句话化解:"亲爱的,呼吸比体式重要100倍,咱们先找回呼吸节奏?"常见纠错场景应对表:
学员问题 | 万能话术模板 | 配套调整手法 |
---|---|---|
膝盖超伸 | "试着让膝盖对准第二脚趾方向" | 手指轻点其膝盖内侧 |
耸肩 | "把肩膀当成融化的巧克力" | 双手下压其肩胛骨下缘 |
骨盆前倾 | "想象尾骨在画小圆圈" | 用瑜伽砖抵住其骶骨区域 |
晨课开场白:"看到窗外阳光的角度了吗?让我们和万物一起苏醒..."雨天则换成:"雨滴节奏了吗?这就是自然的OM唱诵。"
"三要素"公式:呼吸节奏(60%)+肌肉激活(30%)+关节顺位(10%)。突然有人抽筋时,边辅助边轻声说:"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慢下来..."##三、职业成长心法
培训新人时反复强调:"教学前三年,每月要当两次学员"——这是避免教学僵化的铁律。遇到瓶颈期就这样破局:"今天我们把下犬式拆解成五个版本,就像咖啡选浓度..."(现场演示阶梯式进退阶)
教学能力评估维度:
1. 口令精准度(能否闭眼跟练)
2. 触诊敏感度(隔衣判断肌肉状态)
3. 氛围把控力(笑声与汗水的比例)
私教常用话术结构:"刚才说肩颈不舒服?(停顿)那我们用猫牛式+侧板式组合来疏通,就像疏通花园水管..."
"三明治反馈法":肯定(你找到了髋部发力)-建议(试试脚尖再外转15度)-鼓励(看!现在线条多流畅)
工作坊宣传文案要这样写:"3小时解锁'不费力的后弯',就像学会骑自行车后永远忘不掉..."遇到砍价家长,微笑着回应:"您孩子刚才的树式比上周稳了37秒,这进步值得投资对吗?"##六、终身学习清单
每年更新这些资源:
最后记住"三重境界":教动作→教呼吸→教生活哲学。当学员说"老师我做不到"转身写下梵文"Santosha"满足),告诉他:"垫上的接纳,会蔓延到整个人生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