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每次看到商场里穿着白色道服的小朋友"哈!"地劈开木板,总有人嘀咕:"玩意儿真能让孩子坐得住?"今天就拿宁陵少儿跆拳道培训这事儿,跟各位新手爸妈唠点实在的。
去年宁陵实验小学门口做过调查,十个课外班里有六个孩子在上跆拳道。不是跟风,你听我说啊:第一,它不像篮球足球需要先天体格优势,瘦小个子也能练;第二,收费比钢琴油画班便宜三分之一;第三嘛...(敲桌子)现在校园霸凌新闻这么多,哪个家长不惦记让孩子学两招防身?
有个特别典型的例子。老张家闺女以前写作业三分钟就要喝水上厕所,在宁陵正道馆练了半年后,居然能安安静静做完两张卷子。教练跟我说,跆拳道的品势训练(就是那些固定动作组合)要求孩子把每个动作分解成"呼吸-发力-定格",跟数学题拆解题干一个道理。
1.过早追求竞技效果:有些机构为了留住家长,两个月就教回旋踢。实际上8岁以下孩子重点应该练——
2.忽视礼仪培养:正规道馆每节课开头5分钟一定是整理道服、向国旗敬礼。去年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数据表明,坚持这类仪式感训练的孩子,校园人际关系纠纷率下降47%
3.装备瞎买:看到淘宝上带金边的道服就下单?其实白带学员只需要——
"会不会把孩子练伤?"这是私信里问最多的问题。宁陵中医院康复科王主任给出明确建议:6-8岁每周2次,每次不超过90分钟;9岁以上可以隔天训练。重点看三个信号:训练后食欲是否正常、夜间睡眠深度、晨起关节有无僵硬感。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很多家长觉得跆拳道就是踢踢打打,其实现在先进的道馆都引入了动态平衡训练。比如让孩子单脚站在波速球上背唐诗,既练稳定性又记课文,这招我家小侄子亲测有效。
有人说看教练有没有黑带证书,要我说那都是基础。真正要盯住的是这些细节:
上周陪朋友去试课,发现精英道馆居然用运动手环监测孩子的心率区间,这个就专业了。价格虽然贵15%,但想想万一中暑了去医院可不止这个数。
现在明白为什么教育局要把跆拳道列入课后服务清单了吧?它根本不是简单的武术课,而是套着运动外衣的行为矫正课。隔壁李姐家双胞胎,一个学钢琴一个练跆拳道,期末班主任反馈说,后者在小组合作时的领导力明显更强——你看,这钱花得值不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