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用"3+3+2"体系(悄悄说这个模型是参考了体育总局的标准):
指标 | 权重 | 考察要点 | |
---|---|---|---|
教练资质 | 30% | 国际段位/执教年限 | |
课程体系 | 25% | 是否区分竞技/品势/特教班 | |
学员进阶率 | 20% | 考级通过率/赛事获奖情况 | |
分店位置 | 特色 | 季度价 | |
江北CBD | 外籍教练驻场 | 4800 | |
河南岸 | 残疾人特教班 | 3500 | |
水口镇 | 周末农场特训营地 | 2800 |
(突然发现个有趣现象:他们教练团队平均年龄26.5岁,年轻活力派占70%)
◆ 黑马选手:罡正跆拳道
去年才开业,但凭借"护具分析系统"杀出重围——每次对抗后APP会自动生成26项数据报告。不过场地稍小,下雨天会有潮湿问题。
1.警惕"成黑带":正规机构考取一段至少需要18个月,那些承诺"半年包过"...
2.器材暗伤检测:走访时发现3家机构使用超过安全年限的护具(悄悄教你看标签:GB/T 20033-2025是最新国标)
3.隐藏消费项:考级费/比赛报名费/道服升级费...建议签约前要求出具《费用一览表》
(写到这里突然收到线报:某知名机构教练集体跳槽...看来得下周再去暗访一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