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路过太湖大道那家道馆时,确实被三层楼的玻璃幕墙震住了。不过作为过来人得提醒:场地规模只是入门第一课,关键得看这三样:
去年有家新开的连锁店,装修得跟太空舱似的,结果三个月就关张——就因为教练总记错学员名字。
记得我第一次系腰带时,愣是把活结系成了死疙瘩。现在看新手常犯的错,基本逃不过这几条:
1.总盯着高段位学员(人家旋风踢能踢碎木板关你啥事?)
2.热身时偷偷玩手机(第二天肌肉酸痛别怪我没提醒)
3.把道服当一次性雨衣穿(这玩意儿可是要跟着你升带的!)
王教练有句口头禅特别在理:"跆拳道不是比谁腿抬得高,是比谁能把基础动作练成肌肉记忆。"上周有个大学生,前四周死活学不会横踢,第五周突然开窍——原来他每天刷牙时都在对着镜子练动作。
别看所有道馆都挂着"少儿班/成人班/竞技班"的牌子,这里头的讲究可多了:
最坑的是有些所谓的"教课"就是教练拿着手机在旁边计时。建议先买次卡体验,亲眼看看教练会不会主动纠正学员的脚踝角度。
黄带考试那天,我亲眼看见考官给个小朋友放了水。后来才明白,考级通过率关系到道馆的星级评定。不过这几个雷区千万避开:
去年锡山区有家道馆被投诉,就因为让学员重复考了三次黄绿带——每次都说"不够标准"。
商场里卖498元的道服,和教练推荐的198元款有什么区别?说实话,除了腰带上绣的金线,实战中根本感觉不出来。但这几样钱不能省:
1.护齿(超市款和运动专用款咬感差十倍)
2.绷带(手腕有旧伤的一定要买医用级)
3.脚靶(家里练习建议选带计数功能的)
有个真实案例:某学员网购了39.9元的护具套装,结果实战时护胸板的魔术贴整个崩开——现在他成了道馆著名的"光侠"要说在无锡练跆拳道最大的收获,根本不是能劈几块木板。是发现原来自己能做到"坚持"这件事——这话听着矫情,但当你发现能连续三个月早起去训练,那种成就感可比游戏通关实在多了。最后唠叨句:别信什么"三个月黑带"的广告,真要这么容易,满大街都是宗师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