跆拳道这玩意儿吧,光看段位可不够。黑带四段以上+至少5年教学经验才算达标,但重点是这个——
去年杭州有家机构被曝光,12个教练里8个是兼职大学生...所以一定要当面问清楚:"带出过多少位省级以上选手?"
专业机构会有完整的五阶成长系统,比如:
1.白带阶段:60%时间练基础动作稳定性
2.黄带阶段:加入对抗反应训练
3.绿带阶段:开始战术意识培养
(每阶段必须通过严格考核才能晋级)
而那些不靠谱的地方呢?可能你练了三个月还在重复同样的热身动作...
说个冷知识:符合国际标准的跆拳道垫子厚度应该是4cm以上,而且——
见过最离谱的是用健身房瑜伽垫代替的,学员摔骨裂了才被发现...
专业的课程表会像调色盘一样丰富:
课程类型 | 占比 | 特殊说明 |
---|---|---|
基础技法 | 40% | 包含呼吸控制训练 |
实战演练 | 30% | 必须佩戴护具 |
体能训练 | 20% | 有运动损伤预防模块 |
理论课程 | 10% | 含运动营养学基础 |
要是看到某机构全天都在练踢靶子,赶紧跑!
真正用心的学校会提供:
(突然想起来个真实案例:深圳有个小姑娘因为机构没有及时纠正O型腿发力方式,结果膝盖积液...)
说到底啊,选跆拳道学校就跟找对象似的——光看外表没用,得看能不能陪你长久成长。现在市面上确实鱼龙混杂,但记住这个原则:凡是不让试听的、催着你交三年费用的、回避资质问题的,统统要警惕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坚持训练三年以上的学员,70%都养成了遇事不慌的性格,这大概就是跆拳道"礼始以礼终"的精神内核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