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街角那家跆拳道馆突然挂出"终身免费进修"横幅吗?这事儿得从去年夏天说起——当时两条街外新开了家道馆,开业当天直接派教练在路口表演空翻踢木板,结果你猜怎么着?老学员呼啦啦跑了一半...
现在满大街都是"带直通车"包教包会"的广告牌,搞得跟快餐店似的。其实这行当的门道可深了,主要拼的就是三样东西:
上周我还看见两家道馆的课程顾问当街吵起来,一个说对方"人子弟"马上回怼"不懂现代教学"我说啊,这种恶性竞争最后吃亏的还是学员——光顾着压价,教学质量能不打折扣?
记得有家网红道馆装修得跟夜店似的,结果学员考核时连最基本的品势都打不全。所以说,别被炫酷的装修晃花了眼。
采访过某连锁品牌区域经理,他透露个有意思的现象:现在道馆最大的成本根本不是场地,而是——挖墙脚赔偿金!有些教练刚培养出来就被隔壁用双倍工资撬走。
不过也有清流,城南有家开了15年的老道馆,坚持每周带学员去养老院做公益。人家馆长说得实在:"功夫在脚上,更在心上"这种反倒年年生源稳定,你说怪不怪?
现在冒出些新玩法挺值得琢磨:
个人觉得最靠谱的还是走"化"路线。见过有家道馆组织亲子对抗赛,赛后直接在院里烧烤,这种黏性可比发传单强多了。
说到底啊,跆拳道馆拼到最后,拼的不是谁能踢碎更多木板,而是看谁真的把学员当人而不是ATM。下次看见两家道馆打价格战,不妨多问句:"这儿最近有学员晋级考试吗?"可能会让你很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