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18 9:26:18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你知道吗?第一次看跆拳道比赛时,我盯着那个电子护具看了十分钟,愣是没搞懂为啥踢中肚子还得看机器判断...后来才知道这里头门道可多了!今天就带你们从零开始,把一场跆拳道培训大赛的里里外外扒个明白。

比赛到底比些啥?

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人穿着护具对打,但跟街头打架完全不同。比赛按体重分级别,从-54kg到+87kg分得特别细,裁判组由主裁判和三个边裁组成。得分主要靠踢中对方躯干或头部,重点来了

  • 踢中躯干得2分
  • 旋转踢中躯干得3分
  • 踢中头部得3分
  • 旋转踢中头部得4分

(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啥拳击得分少?因为规则限制啊!跆拳道70%得分要靠腿法,拳头只能打躯干且只算1分)

新手最容易搞混的5件事

1. 电子护具不是万能的,有时候明明踢中了却没响,可能是接触面积不够

2. 那些"啊嚓!"的喊声不是乱叫,专业术语叫"合"发力时必须要喊

3. 裁判举蓝旗或红旗不是支持哪方,是代表两位选手的护具颜色

4. 比赛服道带上写的"""",代表选手的等级

5. 别看选手蹦蹦跳跳,那叫"法移动"在耍帅

从裁判手势看懂比赛

记得有次比赛,裁判突然双手交叉挥动,现场观众都懵了...后来才知道这是""。几个最常用的:

  • 单手向上举:得分有效
  • 双手在胸前画圈:要求视频回放
  • 用手指向地面:警告犯规
  • 手掌向下压:要求选手冷静

(等等,刚才说到犯规?常见的犯规行为包括:抓抱对手、消极比赛、出界、攻击腰部以下...对了!踢裆部直接判犯规败!)

培训大赛和职业赛区别

去年市里青少年培训赛和全国锦标赛我都有看,差别真的挺大:

对比项培训大赛职业赛
场地通常用训练馆专业比赛场地
裁判可能由教练兼任必须持证裁判
规则会适当放宽严格执行国际标准
装备允许用训练护具必须认证比赛护具
时长每局1分半钟每局2分钟

为什么选手总在跺脚?

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三个月!后来问教练才知道:

1. 保持身体活跃度

2. 干扰对手判断

3. 为突然进攻做准备

4. 有些是个人习惯动作

关于段位的小秘密

看到选手道带颜色不同?那是段位标志:

  • 白带(10级):纯小白
  • 黄带(8级):学会基本动作
  • 绿带(6级):开始接触实战
  • 蓝带(4级):掌握组合技术
  • 红带(2级):准高手水平
  • 黑带(1段以上):真正的开始

(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黑带不是终点!从1段到9段要练几十年,韩国有个老爷子92岁考到9段...)

那些年我误解过的规则

刚开始觉得跆拳道就是比谁踢得高,后来被现实打脸:

  • 不是所有高难度动作都能得分,必须有效击中
  • 后踢看着帅,但容易被反击
  • 双飞踢得分率其实不高
  • 倒地后继续攻击算严重犯规

小编最后啰嗦几句

看过二十多场培训赛后,最大的感受是——跆拳道真的不是打架!那些看似凶狠的踢腿,其实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。建议新手可以先从区级培训赛看起,这种比赛节奏慢、解说详细,等把基本规则吃透了,再去看专业比赛会更有感觉。对了,下次看到选手突然蹦起来别惊讶,那可能是要来个540度后旋踢...虽然90%的情况踢不中就是了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