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误区:很多教练认为"3-12岁儿童都是目标客户"结果宣传语变成"身健体、培养礼仪"泛泛之谈。
破解方法:
细分人群 | 核心需求 | 课程设计重点 |
---|---|---|
5-8岁幼儿 | 兴趣培养+基础体能 | 游戏化教学(如"闯关模式" |
9-12岁青少年 | 升学加分+防身技能 | 考级冲刺+实战演练 |
成人女性 | 减压塑形+自我保护 | 夜间课程+情景模拟 |
案例:某机构针对"升初体育加分",推出《中考体育跆拳道特训班》,报名率提升40%。
---
关键数据:
必做动作:
1.前10分钟:让孩子学会一个"可视化技能"如劈木板)
2.中场环节:设计亲子互动(如家长佩戴护具让孩子练习)
3.结束前:发放《体能评估报告》+进步空间分析
避坑提示:千万别把体验课变成"试听课"让孩子带着成就感离开。
---
传统渠道:
新媒体玩法:
```text
抖音:发布"成长对比视频"周一/三/五18点更新)
小红书:打造"跆拳道妈妈"人设(分享育儿+训练日记)
私域流量:建立"21天礼仪养成"打卡群
```
数据说话:某三线城市道馆通过抖音"踢木板挑战赛"月获客咨询量突破200+。
---
问题1:"这个会不会影响学习?"应对话术:
"您注意到没?我们每节课前都有10分钟静心训练。XX中学的李同学,练习后专注力提升,期末考进了年级前50..."问题2:"能不能便宜点?"
策略:
问题3:"孩子坚持不下来怎么办?"
解决方案:
设立"勤奖学金"返还10%学费)
每月举办晋级表彰会(颁发绶带+合影上墙)
---
裂变机制:
1. 推荐1人送私教课1节
2. 推荐3人免寒暑假班费用
3. 年度最佳推荐人授予"教练"
数据追踪表:
学员姓名 | 推荐人数 | 转化率 | 奖励状态 |
---|---|---|---|
张XX | 5 | 80% | 已兑换 |
李XX | 2 | 50% | 待领取 |
---
避免过度承诺(如"半年保送黑带"
禁止贬损竞争对手
训练安全必须投保专业保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