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见家长嘀咕:"兴趣班这么多,跆拳道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啥?"实在的,去年我家侄子报名前我也这么想。直到看见这个曾经见生人就往妈妈身后躲的小豆丁,现在能站在二十多人面前演示品势动作——虽然腰带系得歪七扭八,但那个精气神儿真的不一样。
几个硬核好处你得知道:
不过得提醒一句,别指望学两个月就能劈砖碎瓦。现在有些机构宣传什么"成黑带"那纯粹是忽悠人。正规考级从白带到黑带,最少也得四五年功夫。
上周路过中心广场,短短500米街道就看见三家挂着"跆拳道"招牌的培训机构。说真的,选道馆这事儿比网购挑卖家复杂多了,我总结了几条血泪经验:
1. 先看教练资质
别光听前台吹"国家级教练"直接要求看段位证书原件。正经的黑带三段以上教练,裤腿侧面都有世界跆拳道联盟(WT)的认证徽章。鲁山大道馆的李教练有次开玩笑:"现在有些速成教练,自己横叉都下不去,咋教孩子?"2. 场地安全最重要
好的训练垫厚度至少2厘米,边缘要有缓冲带。去年冬天有家新开的道馆为了省钱用地板胶,结果孩子做侧滚翻摔骨裂了,这事儿闹得挺大。
3. 课程体系要完整
问问有没有分龄教学,5-7岁和8-12岁的训练内容绝对不该一样。有些机构为了省事混龄上课,小孩子根本跟不上。
(突然想到个事儿)对了,建议你们挑傍晚去实地考察。下午5-7点通常是训练高峰,能最真实看到教学情况。早上去的都是托班,看不出门道。
第一次去买道服那会儿,我被价格差吓一跳——从80块到800块的都有。后来才明白,这里头讲究可多了:
装备类型 | 选购要点 | 大概预算 |
---|---|---|
道服 | 纯棉材质,腰部系带要有防滑条 | 150-300元 |
护具套装 | 必须带CE认证,护裆要单独买 | 200-400元 |
运动水壶 | 带锁扣防泼洒,别买玻璃的 | 30-50元 |
特别提醒:千万别图便宜买化纤道服!夏天训练出汗后粘在身上,孩子动作都做不开。鲁山体育用品市场二楼有家专卖店,老板以前是省队退役的,会给新手家长详细介绍。
很多人印象里跆拳道馆都是"!嘿!"的吼叫声不断,其实现在教学方式可活泼了。上周我去观摩了节体验课,差点没笑出声——教练把横踢动作编成了"怪兽",孩子们蹦跶得可欢了。
典型的一节课长这样:
1. 前15分钟:趣味热身(跳格子、萝卜蹲)
2. 中间30分钟:分解动作训练(配合儿歌节奏)
3. 最后15分钟:实战游戏(用泡沫棒对练)
发现没?根本不会让孩子枯燥地重复踢靶。不过得说句实在话,再有趣的课程,到压韧带环节照样嗷嗷叫。但神奇的是,孩子们痛过之后反而更有成就感。
跟几位资深教练聊过,他们最头疼家长做这些事:
1. 在场边不停指挥:"高点!"啊!"干扰教学不说,还容易让孩子分心摔倒
2. 盲目比较:"人家小王都考黄带了你怎么还是白带"——每个孩子进度不同很正常
3.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——跆拳道最讲究持续训练
有个案例特别典型:鲁山二小有个妈妈,每节课都录像回家让孩子加练,结果半年后孩子看见道服就哭。后来调整方法,改成每周固定训练三次,进步反而更快了。
第一次带孩子考级的场景我至今记得清楚——考场里此起彼伏的"哒",空气里都是汗水和紧张的味道。关于考级,有几点掏心窝子的建议:
去年夏天鲁山举办的晋级考试,有个小姑娘前踢动作超标准但没考过,就因为礼仪环节忘了鞠躬。这事儿说明啥?跆拳道练的不只是功夫,更是规矩。
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孩子们能踢多高,而是他们不知不觉中的变化。邻居家小胖以前体育课总不及格,学了两年居然入选了校运会开幕式表演队;同事闺女原本特别娇气,现在摔倒了都是自己拍拍裤子站起来。
要说最大的感触嘛...看着孩子们系腰带时笨拙却认真的样子,突然就理解了什么叫"延时性"今天种下的种子,可能要好几年后才能看见它破土而出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