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啊,现在市面上的培训班太多了——钢琴、编程、篮球...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最终把目光锁定在跆拳道上?这事儿得从我们三十铺培训班的三大核心价值说起:
1.体质提升看得见:每节课消耗300-450大卡(具体看年龄组),三个月学员平均肺活量提升23%
2.礼仪教育融入骨髓:每次训练前后必须完成的鞠躬礼、教练亲手为学员系腰带等细节
3.抗挫能力可视化:采用"晋级徽章墙"每个学员的突破时刻
(突然想起个案例)上周还有个家长跟我说,她家孩子原来被同学推一下就哭鼻子,现在...(翻记录本)哦对!现在能主动扶起摔倒的对手,你说这变化神不神奇?
我们可不是随便踢踢打打就完事儿,来看看这个分龄教学矩阵:
年龄段 | 训练重点 | 特色模块 | 课时/周 |
---|---|---|---|
4-6岁 | 基础协调性 | 彩虹反应力游戏 | 2次 |
7-9岁 | 标准动作定型 | 防身术情景模拟 | 3次 |
10-12岁 | 实战应用 | 团队战术演练 | 3-4次 |
成人班 | 减压防身二合一 | 办公室拉伸专项 | 自选 |
特别注意那个防身术情景模拟——我们会设置"陌生人搭讪"校园推搡"真实场景,孩子们通过反复演练形成肌肉记忆。
1.赤脚训练的科学性:特意保留原木地板而非全铺地垫,刺激足底神经发育
2.喊声训练的秘密:要求用腹腔发力发声,这个练好了对改善哮喘有帮助
3.腰带颜色心理学:每阶段晋级后,教练会当着全体学员讲述新腰带的象征意义
(突然想到个趣事)去年有个小学员死活系不好腰带,急得直跺脚...现在?人家都能给师弟师妹做示范了!(笑)这种成长啊,比考100分还让人欣慰。
Q:会不会练成"肌肉腿"?
A:完全相反!跆拳道70%是拉伸运动,看看我们老学员的腿型(指向宣传栏)——都是修长的线条。
Q:受伤风险大吗?
A:实行"阶保护制度"
① 前10课时只练缓冲倒法
② 所有实战必须戴齐护具
③ 每班配备急救员资质教练
(认真脸)说实话啊,比骑自行车受伤概率低多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