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钢琴老师满大街都是,但刘老师的课堂总让人感觉"哎,这钱花得值"他有个经典口头禅:"别把钢琴当祖宗供着"这话可太实在了。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纠结手型对不对、姿势标不标准,结果越练越紧张。刘老师的方法就简单多了:
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学员,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虫儿飞》了。用阿姨的话说:"老师教琴就像教做菜,先让你尝到甜头。" 二、新手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刘老师上课总爱说:"雷区啊,我见得比钢琴键还多。"咱们就挑重点说说:
1.盲目追求考级
很多家长一来就问"多久能考三级"老师通常会反问:"您是想要证书还是想让孩子享受音乐?"级就像驾照,有证不代表会开车。
2.过分依赖简谱
"谱是拐杖,但不能拄一辈子"——这是刘老师第二常说的话。他有个绝招:把五线谱画成地铁线路图,do re mi变成站点名,学生记得特别牢。
3.每天狂练2小时
其实每天20分钟科学练习,效果比周末突击强得多。刘老师会给你个"定时器"建议"水烧开的时间就能练完基本功"4.只看手型不看耳
有个真实案例:8岁小朋友手型完美,但弹《欢乐颂》像进行曲。刘老师让他先跟着音乐跳舞,再回来弹,立马活灵活现。
5.设备焦虑症
总有人问"要买三角钢琴"刘老师的答案永远一样:"确定你能坚持三个月,再考虑换设备。"他工作室那架二手立式钢琴,调过音照样出好声音。
你可能不知道,刘老师带的成人学员进步速度经常超过小朋友。为什么呢?
第一,理解力强
能把"渐强记号"成"说话越来越激动"把"止符"""老师教成年人时,特别爱用生活场景打比方。
第二,目标明确
有个程序员学员就想弹《天空之城》求婚,刘老师直接定制了简化版乐谱。结果呢?求婚成功不说,现在两口子经常四手联弹。
第三,时间管理牛
上班族反而练琴更规律。刘老师有个"电梯时间练琴法"等电梯时在腿上练指法,煮面时哼旋律,这些碎片时间加起来相当可观。
"贵不贵要看值不值"刘老师这句话点醒很多人。他工作室收费中等,但有几点特别良心:
最神奇的是他的"砍价":学员进步快可以申请减免学费。去年有个高中生靠这个机制,最后三个月没交钱还拿到了奖学金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条,建议去听听他的课:
? 曾被钢琴老师打击过自信
? 想学流行歌曲而不是古典曲目
? 对枯燥的练习曲完全提不起兴趣
? 希望理解音乐而不仅仅是弹对音符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:刘老师工作室永远备着巧克力。他说"血糖低的时候,连中央C都找不准"虽然不专业,但特别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