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2 20:56:11       共计:2214 浏览

一、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

这所学校是如何实现从普通中专到省级示范高职的跨越?追溯至1978年建校初期,该校前身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仅开设3个专业。经过47年发展,现已形成:

  • 7个专业群(涵盖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前沿领域)
  • 42个特色专业(省级以上重点专业占比61%)
  • 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(电子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)

办学定位清晰聚焦"服务数字经济,培育工匠人才"2023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3.7%,显著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。

二、教学模式创新实践

数字化教学如何重构传统课堂?该校首创的"联动"体系值得关注:

1.课程体系:开发47门活页式教材,每学期更新30%实训内容

2.实训平台:建成"5G+工业互联网"等12个智慧实验室

3.评价机制:引入企业认证标准,6个专业实施"1+X"制度

对比传统与创新教学模式:

维度传统模式该校创新模式
教学内容固定教材动态项目库
教学场景普通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
考核方式期末笔试过程性能力认证

三、产教融合生态构建

校企合作如何突破"校热企冷"困局?该校与浪潮集团共建的产业学院堪称典范:

  • 双主体管理:企业派驻12名工程师常驻校园
  • 真实项目导入:近三年承接企业横向课题经费超2000万元
  • 人才共育:开发"班"方案28套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"三阶递进"体系:认知实习(1学期)→跟岗实习(2学期)→顶岗实习(3学期),这种渐进式实践安排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800小时以上实战经验。

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大背景下,该校的探索证明:只有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,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,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"用得上、留得住"的技术骨干。其构建的"数字赋能、岗课融通"人才培养模式,或许正是未来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之一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