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2 20:56:16       共计:2214 浏览

一、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

创办于1958年的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前身是常州机械学校。经过60余年发展,现已形成"智能制造为核心,现代服务业为支撑"的专业布局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.2万余人,开设38个专业,其中数控技术、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。

*为什么选择这所院校?*

  • 地理位置优越:地处长三角制造业中心,与20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
  • 就业保障有力: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%以上
  • 实训条件先进:建有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15个省级以上实训平台

二、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

学校创新提出"对接"模式(专业对接产业、课程对接岗位、教学对接生产),通过对比可见其与传统模式的差异:

培养维度传统模式常工院模式
课程设置理论为主项目化课程占比60%
师资构成专职教师企业工程师占比35%
评价标准试卷考核产品合格率+岗位胜任力

这种模式下,学生大二即进入"厂中校","与车间无缝衔接"的教学特色,使毕业生平均起薪高出同类院校15%。

三、专业建设的特色亮点

在专业建设方面,学校重点打造了三大特色专业群:

1.智能制造专业群:包含工业机器人技术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

2.新材料技术专业群:与中天钢铁等企业共建定向班

3.数字创意专业群:建有虚拟现实技术省级实训中心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现代学徒制试点,学生兼具"",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,这种双导师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。

四、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

面对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,学校正在推进三大工程:

  • 数字化校园升级工程:投资5000万建设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
  • 师资队伍优化工程:计划三年内"双师型"教师比例提升至80%
  • 国际认证突破工程:重点专业开展德国AHK等国际认证

这种前瞻性布局,使其在江苏省高职院校竞争力排名中连续三年保持前五位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