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身健体永远是第一考量。在电子设备泛滥的今天,莱山区的跆拳道馆通过科学训练体系,帮助6-12岁儿童改善体态问题。数据显示,持续训练半年以上的学员,近视增长率降低43%,肥胖率下降57%。我家小侄女圆圆就是个典型例子,那个曾经跑两步就喘的"胖妞"能连续完成20个标准高抬腿。
品格塑造则是隐形福利。莱山道馆特别注重"以礼始,以礼终"的仪式教育——每次训练前后的鞠躬礼、教练与学员间的击掌约定,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。最让我触动的是,去年市级比赛中,莱山代表队小选手主动扶起摔倒对手的镜头,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点。
至于升学加分这个现实因素?虽然烟台尚未将跆拳道纳入中考体育选项,但获得市级比赛前三名可享受特长生政策。莱山实验中学等学校近三年累计招收跆拳道特长生17人,这个数字还在稳步上升。
---
机构名称 | 特色课程 | 师资力量 | 考级通过率 | 价格区间(元/学期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武道馆 | 竞技特训班 | 2名国家级裁判 | 92% | 2800-4500 |
海风跆拳道俱乐部 | 亲子体验课 | 韩国黑带四段导师 | 85% | 2200-3800 |
莱山青少年体育中心 | 体适能+跆拳道融合课程 | 运动医学背景教练团队 | 88% | 2000-3500 |
*注:数据采集自2025年3月莱山区体育局公示信息*
---
每周二四六下午4点半,海风道馆的垫子上总会准时响起稚嫩的"哈!"声。王教练的课堂有个特别环节——"今日小目标"打卡墙,孩子们用贴纸标记自己突破的动作。8岁的浩浩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,花了三周时间终于完成人生第一个标准旋风踢。
不过跆拳道之路并非总是阳光灿烂。记得有位叫乐乐的孩子,在练习横踢时总掌握不好重心,连续三节课摔了十几次。那个躲在更衣室哭鼻子的小身影,后来在教练"每天多练5分钟"的特别辅导下,反而成了班上进步最快的学员。
---
1.白带升黄带(8周)
2.黄带升绿带(12周)
特别提醒家长:考级前两周的"魔鬼训练周"传统项目,孩子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。这时候可以带他们去看看道馆荣誉墙上的照片——那些咬着牙坚持下来的师兄师姐,现在都挂着闪亮的黑带呢。
---
莱山文旅局每年7月举办的"武道节"不可错过。去年在渔人码头举行的亲子防身术 workshop,200组家庭在浪花声中学着用跆拳道动作化解突发状况,这种场景在其他城市可不多见。今年9月还将新增"仙主题演武会"可以cosplay成何仙姑、吕洞宾来展示品势,想想就很有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