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听到跆拳道就想到劈砖碎瓦,其实表演型跆拳道完全是另一回事。就像广场舞分健身派和表演队,这里的重点在于:
去年暑假班有个姑娘,刚开始连马步都蹲不稳,三个月后居然能跟着防弹少年的音乐完成整套表演——你看,关键不是力气大小,而是找到对的打开方式。
这个问题我们教练组吵过好几回。最后发现,用韩语喊口令不只是为了"原汁原味":
1. 口令短促有力,动作更容易卡准节拍
2. 学员自然而然学会基础韩语(比如"准备""比"数字1到10怎么说)
3. 表演时中外观众都能看懂——毕竟跆拳道动作本身就是国际语言
不过别担心,每个新动作教练都会用中文详细分解,我们墙上还贴着带拼音的韩语指令表呢。
周二的体验课上,你会经历这样的流程:
1.15分钟趣味热身:玩"跆拳道版木头人"游戏,不知不觉把韧带拉开
2.30分钟基础动作:从最简单的马步冲拳开始,教练会挨个纠正姿势
3.20分钟组合练习:把前踢、横踢连起来,配上"哈!"的喊声特别带劲
4.10分钟放松环节:大家围坐聊天,教练会教两句实用的韩语
最让人意外的是,75%的学员表示记动作比记单词容易——毕竟身体记忆比死记硬背管用多了。
刚开始完全没必要买专业道服,我们建议:
培训班提供护具和脚靶,教室里铺着特制缓冲垫,上次有个200斤的学员摔上去都没事——这话可不是我说的,是当事人老李亲口讲的。
上周结业的银行职员张姐说得好:"在这儿犯错没人笑话你。"我们的特色在于:
有个真实案例:外卖小哥小刘利用午休时间练习,现在居然能边送餐边用韩语数数,上个月还代表培训班去文化节表演。
要说个人观点,我觉得现代人太需要这种既能锻炼又能装酷的活动了。特别是双语环境,不知不觉就学了新技能。上周看见班里六十岁的退休教师和初中生搭档练习,那画面比什么鸡汤都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