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实在的: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,是这项运动对性格的塑造。以前开会发言腿抖得像筛糠,现在面对二十多人演示动作居然不慌了——这可能就是教练常说的"精气神"?
记得我第一次逛道馆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,看到墙上挂满奖牌就腿软。其实关键看三点:
1.教练资质:
黑带只是入门槛,最好找有国技院认证的(就是那个Kukkiwon证书)
偷偷告诉你,观察老学员的动作标准度最靠谱
2.课程设置:
成人班和少儿班分开教学的更专业
试课时注意看有没有针对柔韧性的专项训练
3.地理位置:
建议选地铁6号线沿线(霞鸣街站附近有三家口碑都不错)
周末停车场爆满的道馆...你懂的
*(掏出小本本)这可是用血泪换来的清单*:
-装备误区:
不是所有白色道服都叫"TF标准款"(某宝60块一套的洗三次就透明你信不)
护具千万别省,我师兄当初为耍帅没戴护齿,现在说话还漏风
-急于炫技:
横踢还没练稳就想学540°回旋踢?骨科医生在向你微笑
建议先把"马步冲拳"到肌肉记忆
-忽视礼仪:
系道带时把商标露外面?相当于把内裤穿在牛仔裤外面
进出道馆要鞠躬这事,我花了两个月才养成习惯
-饮食陷阱:
练完狂喝运动饮料=白练(一瓶脉动≈四块方糖)
课前吃太饱...这个滋味你试过一次就懂了
-三天打鱼:
连续两周不来会发现韧带缩回"钢筋"状态
建议固定周三/五晚上,形成生物钟
上周三的实战课特别有意思。新来的00后小伙,戴着漫威联名护具嘚瑟:"姐,我游戏里跆拳道段位可高了!"被55岁的会计阿姨用基本步法溜得直喘——所以说啊,这玩意儿跟网游真不是一码事。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:
Q:柔韧性差能学吗?
A:我当年坐位体前屈负数,现在劈叉能当人体圆规
Q:会练成肌肉腿吗?
A:看看奥运会选手哪个不是大长腿?发力方式很重要
Q:多久能考带?
A:别急,等你踢靶的声音从""""
要是让我给一年前的自己提建议,大概会这么说:
"别死磕高难度动作,把太极一章打满100遍比啥都强"
"教练纠正动作时别光点头,用手机录下来啊笨蛋""家炒粉店真的别去了,课前吃油腻食物会后悔的"现在转塘几家主流道馆的月卡在600-900元之间,比起健身房其实更划算。毕竟这里买的不仅是课程,更是个能让你坚持下来的氛围。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跆拳道就像煮开水,不到100℃前总觉得没动静,但沸腾就在某个瞬间突然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