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前台就是收钱记名的工具人,大错特错!咱们干的可是"人形AI+"的活儿:既要像Siri对答如流,又要像老妈子操心会员的鞋带系没系好。核心就三件事:
举个真实案例:北京某道馆前台发现学员每次来都揉手腕,主动送了副护具并推荐了防护课程,后来这个学员直接报了私教课。你看,观察力就是生产力啊!
错误示范:"要不要续卡?"封闭式提问)
正确打开:"您觉得最近踢靶速度有提升吗?下个月我们正好有特训课..."关联需求)
遇到带娃的家长可以这么说:"刚才踢腿特别标准,咱们新开的少儿竞技班..."(具体赞美+精准推荐)记住啊,好话术就像跆拳道的横踢——要快准狠!
突发情况处理有个"三明治法则"1. 先灭火:"非常理解您的心情"(共情层)
2. 再解决:"马上联系教练长处理"行动层)
3. 最后加糖:"您两张体验券欢迎朋友来玩"补偿层)
去年台风天有学员被困在馆里,机智的前台组织大家玩跆拳道版你画我猜,后来这事还上了本地热搜。危机?不存在的,都是打广告的机会!
有家道馆前台特别神,能在会员开口前就递上他们常喝的饮料。后来才知道,人家做了个口味备忘录。瞧瞧,这就叫专业!
干了五年前台,最大的心得是:别把自己当服务员,要当"组组长"比如:
这些细节成本不到20块钱,但换来的好评能养活半个销售部。对了,最好随身带包纸巾——别问为什么,总有一天你会感谢这个建议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千万别信"前台没前途"这种鬼话。杭州有个姑娘从前台干到区域总监,就因为她把每个会员的孩子生日都记在手机里。在这个刷脸的时代,用心就是最牛的竞争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