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1 15:27:11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教案设计核心逻辑与教学框架

为什么需要系统化的教案设计?

传统教学常陷入三个误区:

  • 动作演示代替理论讲解
  • 训练强度取代技术分解
  • 经验教学缺乏标准评估

解决方案:

采用「3×3立体教学模型」:

1.三维目标设定

  • 身体机能发展(柔韧/力量/耐力)
  • 技术体系构建(基础/组合/实战)
  • 武道精神培养(礼仪/意志/协作)

2.三阶进度控制

阶段课时占比重点突破
白带入门40%重心控制/基础腿法
色带进阶35%连击技术/攻防转换
黑带精进25%战术预判/心理博弈

二、典型教案模块深度拆解

2.1 旋风踢教学案例(第17号教案)

常见教学困境:

  • 学员旋转时失去平衡
  • 击打点偏离靶心
  • 收腿动作拖沓

分步突破方案:

1.辅助训练(占课时30%)

  • 单脚旋转平衡练习(3组×30秒)
  • 弹力带阻力训练(强化髋关节爆发力)

2.靶位进阶

```静态靶→移动靶→反应靶```的渐进训练

2.2 实战对抗教学(第89号教案)

关键问题:如何平衡安全性与竞技性?

实施要点:

  • 护具选择标准(详见表2)
  • 回合制规则设计(2分钟/局,间隔90秒)
  • 电子计分系统校准
护具类型适用级别强制认证标准
轻型护甲12岁以下EN71-1欧盟认证
竞赛级护具青成年组WTF认证

三、特殊人群适应性教学

3.1 儿童教学法(第33-45号教案群)

核心矛盾:娱乐性与规范性的统一

  • 采用「游戏化积分系统」:
  • 礼仪分(道服整理/问候礼节)
  • 技术分(动作标准度打卡)
  • 勇气分(主动挑战记录)

3.2 成人速成课程设计

速成不等于简化,而是聚焦:

1.高效能技术(前踢/横踢/下劈)

2.损伤预防(重点强化膝关节稳定性训练)

3.压力释放机制(每课时最后10分钟安排沙袋自由击打)

四、教学效果评估体系

建立「双轨制评估模型」:

  • 技术维度(60%)
  • 动作标准度(高速摄影分析)
  • 战术执行率(实战录像复盘)
  • 成长维度(40%)
  • 训练日志完整度
  • 考勤纪律评分

现代跆拳道教学需要突破单纯技术传授的局限,通过这100个教案的系统实施,教练能够建立「技术-心理-社交」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。教案中强调的动态调整机制个性化适配方案,正是应对不同学员群体的关键所在。

跆拳道教育的本质是人格塑造的过程,这组教案特别强调训练场景与生活场景的能力迁移。建议教练根据实际教学反馈,对教案中的强度梯度文化渗透模块进行本土化调整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