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路过商场,三楼新开的跆拳道馆正在搞体验课。好家伙,二十多个小孩跟着教练"哈!哈!"地喊,旁边围观的家长举着手机录像的架势比看演唱会还认真。后来和几个妈妈聊才发现,他们报班的原因出奇地一致:
第一是觉得能防身——"校园暴力这么多,学两招总没错"第二是想改善体态——"孩子老驼背,听说练这个能挺拔身姿"
第三居然是...便宜?比起动辄两三万的钢琴课,一年八千的跆拳道确实显得亲民
不过说真的,你们考虑过孩子踢腿时那个"啪"响声是怎么来的吗?我亲眼见过某机构教练偷偷教孩子在击打瞬间跺脚制造音效,这操作简直堪比魔术揭秘现场。
刚开始接触跆拳道的家长,经常被这些套路绕晕:
1.考级陷阱:从白带到黑带要考12次,每次考级费300-800不等。有的机构两个月就催着考一次,其实国际标准要求每个色带至少训练3-6个月
2.私教套路:"您孩子协调性需要加强"——这话术背后可能是每节课加收200元的1对1课程
3.装备暴利:某品牌道服专卖店卖680,淘宝同款代工厂出货价才89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
上周采访了个从业十年的教练,他透露有些连锁机构教师流动率高达70%,很多所谓"带教练"只培训了三个月就上岗。这行水太深,建议报名前一定要查机构的中国跆拳道协会认证编号。
带着"到底值不值",我跟踪记录了五个零基础孩子的训练过程。结果发现:
这里插个冷知识:正规跆拳道课程包含20%的文化教育,要学习《跆拳道精神十训》。可惜现在很多机构把这部分直接砍掉了,毕竟教动作比讲道理容易多了对吧?
最后给准备报班的家长三个灵魂拷问:
1.教练示范动作时会流汗吗?(真训练和假把式的区别)
2.道馆墙角有没有堆积的快递箱?(临时租用场地 vs 专业训练场所)
3.老学员还能说出半年前学的招式名称吗?(教学成果持续性检验)
突然想起去年有个新闻,某家长花两万送孩子学跆拳道,结果结课时发现教练是健身房转行的游泳教练...所以啊,别看那些挂在墙上的获奖证书,多观察教练教课时的眼神——对,就是那种看到孩子动作错误时瞬间亮起来的专业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