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1 19:59:26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你知道吗?当普通人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健身房时,有一群特殊勇士已经用义肢踢出了漂亮的回旋踢。今天就带大家揭开残疾人跆拳道培训的神秘面纱,保证让你大开眼界!

一、残疾人也能练跆拳道?当然可以!
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残疾人跆拳道时也满脑子问号。腿脚不便怎么踢腿?视力障碍怎么对抗?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震撼。

重点来了:现代跆拳道培训早就发展出针对不同残障类型的改良方案:

  • 上肢残疾者:重点训练下肢爆发力与核心稳定性
  • 下肢残疾者:开发座椅跆拳道体系(对,坐着也能打!)
  • 视力障碍者:通过声音提示和触觉引导完成动作
  • 听力障碍者:改用视觉信号和震动反馈

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打动我——深圳的王教练,自己因车祸失去右腿后,硬是研发出了适合截肢者的训练体系,现在带着20多个学员拿过省级奖项。他说得特别实在:"缺条腿怎么了?我们照样能把沙袋踢得砰砰响!" 二、训练场上的"特殊装备"揭秘

别以为残疾人训练就是随便比划两下,这里的专业程度超乎想象。训练馆里常备这些神器:

1. 抗干扰头罩(帮助自闭症学员集中注意力)

2. 磁性护具(方便单手穿戴)

3. 震动腰带(听力障碍者的"发令器"4. 可调节平衡杠(逐步培养平衡感)

最让我惊讶的是,很多设备都是教练和学员自己捣鼓出来的。北京朝阳区有家道馆,教练把旧轮胎改造成平衡训练器,成本不到50块钱,效果却比进口器材还好。这种土法子智慧,真是绝了!

三、身体在训练,心灵在蜕变

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常说,他们收获的远不止防身术。调查显示:

  • 85%的学员表示自信心明显提升
  • 72%改善了社交障碍问题
  • 63%的肢体残疾者平衡能力提高两级以上

杭州有个16岁的听障女孩小琳,刚开始连基本站姿都保持不了3秒。现在呢?不仅能在比赛中连续完成540度转身踢,还成了道馆的助教。她用手语告诉我:"总觉得世界把我关在门外,现在是我在踢开世界的门。"## 四、关于培训的常见误区

很多人一听"运动"联想到危险或者作秀,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:

× 误区1:"动作必须很标准"→ 事实:个性化调整才是关键,能完成80%动作要领就值得掌声

× 误区2:"特殊照顾" 事实:专业教练反而会更严格,该做的俯卧撑一个不能少

× 误区3:"康复"→ 事实:不少学员最终站上了竞技赛场,东京残奥会就有跆拳道项目

记得有次观摩训练,看见坐轮椅的张教练吼学员:"拿残疾当借口!你左手不是好好的吗?"就明白了,真正的尊重不是怜悯,而是像对待普通运动员一样要求他们。

五、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训练日常

你以为的训练:慢慢比划动作

实际的训练:

盲人学员要记住200多种触觉指令

截肢选手要反复练习假肢的着力点

脑瘫患者可能花三个月就为站稳5秒钟

上海虹口道馆的杨教练跟我算过账:教健全人一个侧踢平均要3课时,而教某些特殊学员可能要30课时。但他说这话时特别平静:"又怎样?只要他们还想学,我就教到退休。"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那个震撼的瞬间——有次看到一群坐着轮椅的学员在做"空踢",其实就是在轮椅上尽力后仰。动作看起来可能有点滑稽,但每个人脸上那种较真的表情,比任何奥运冠军都动人。

个人观点时间

我接触这个领域越久,越觉得残疾人跆拳道根本不是关于"补偿""潜能开发"训练视频里,有人用唯一能动的右脚完成踢击,有人靠残余视力判断攻击距离,这些画面总让我想起一句话:人类的极限从来不是身体决定的。

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开始采用"训练",让健全人和残障者一起练习。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反而是健全学员经常抱怨:"你怎么不早教我们这个动作?他们(残障学员)做得比我们帅多了!"要说残疾人跆拳道给我最大的启示,可能就是:所谓障碍,常常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枷锁。当看见没有手臂的人用肩膀完成格挡,失去视力的选手凭风声闪避攻击,我们日常抱怨的"太难了"做不到"是不是该重新掂量掂量?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